本报讯(何梦琳 王苗滋)“共创河南省食品安全区、共享浉河宜居美好生活”……眼下,走进浉河区湖东街道辖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样醒目的宣传横幅和展板,辖区上下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的社会氛围愈来愈浓。
近期,该街道深入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落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六进”宣传,推动保健食品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进学校、进商超的“五进”活动,抓好党政同责落实到位、宣传科普氛围浓厚、监管力量保障有力等,全面防范化解食品领域安全风险,维护辖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街道将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纳入辖区今年工作重点之一,调整充实食品安全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及时研究拟订创建方案,安排创建任务、标准、实施步骤,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街道统筹规划,联动部署,明确食安办、市场监督管理所、农贸市场管理所、城管中队等相关职能部门及9个社区,明确责任,团结协作,形成权责明晰、无缝衔接的责任闭环。街道还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对每个社区配备食品安全协管员,定期检查落实,确保食品安全创建工作推进有计划、工作有部署、活动有总结。同时,联合工商、卫生、质监、商业等职能部门,紧扣提高创建知晓率、群众参与率和问卷调查的满意度,开展辖区食品安全区创建的舆论宣传。
在茶韵路、湖东大道、鸡公山大街、行政路、五星街等主干道的门店LED显示屏,全部输入食品安全宣传标语,沿街设置宣传展板50多处,悬挂宣传条幅60多条,发放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及填写调查问卷3500份,并利用“湖东之窗”微信公众号,连续推送食品安全科普小知识;设置食品安全宣传站,各社区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大讲堂、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及食品安全进课堂活动,对食堂员工培训、考核并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
此外,街道组织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专业化培训,联合市场监督所及社区,不定期查看生产企业、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店、商超、小作坊、农贸市场等地的情况,重点检查日常监管信息公示、亮证亮照、索证索票、6S规范、食安宣传等。对督导涉及的门店进行集中整治,并要求各门店针对存在问题按要求立即整改,增强食品安全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创建食品安全区的顺利进行。下一步,街道将积极打造五星路、行政路食品安全宣传一条街,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六进”宣传、保健食品“五进”等活动,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和广大居民踊跃参与创建,构建政府监管、社会协同、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共创格局。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