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人大视窗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合力绘就田园乡野的振兴画卷


——信阳人大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王凌云

乡村美则中国美,乡村兴则国家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为乡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写好振兴乡村这张答卷,是摆在各级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项宏大任务。信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发挥职能作用,积极融入,担当作为,努力在这张历史答卷上镌刻下“人大”印迹,为实现“两个更好”作出人大贡献。

添热度 服务大局担当作为

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决策的出台,激荡起广大乡村一池春水。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期盼早日实现;代表们高度关注,积极为群众代言。在连续两年的市人代会上,关于“乡村振兴”主题的议案数量都遥遥领先。

“通过!”2020年5月31日,随着信阳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会议主持人宣布大会议案审议处理意见表决结果,“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议案正式被确定为大会唯一议案,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这是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连续两年把乡村振兴这一重大主题议案列为大会唯一议案处理。可谓众心所向,众望所归!与党委同向,与政府合力,与代表同心,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中心大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为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全力助推农业农村向着现代化目标迈进。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两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就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撰写有问题、有思考、有建议的高质量调研报告,转交市政府,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及机关处级干部经常深入机关脱贫攻坚定点帮扶村——商城县油坊店村调研,通过解剖“麻雀”,更精准了解乡村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深入思考应对举措。

2020年7月初,市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调研组,深入息县和平桥区,就人代会议案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力求发掘好的经验做法,查找工作推进中的问题与难点所在,提出意见建议,为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好议案作充分准备。

加力度 乡村振兴积极推进

作为农业大市、国家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我市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勇于改革创新,集聚全市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已为乡村振兴集聚了强大能量和基础。2019年年底,全市92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贫困发生率由10.88%降至0.46%,2020年2月28日,全市8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坚持发展优势农业,巩固振兴基础。全市弱筋小麦、茶叶、油茶、稻渔综合种养、再生稻面积分别发展到209万亩、213万亩、90万亩、102万亩和30万亩。大力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快推进绿色食品认证,积极创建农业品牌。

坚持科学规划,引导合理用地。已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约35万亩,并将未确定选址的农业和乡村旅游设施建设列入规划重点项目清单。目前,97个省级试点村庄规划已经编制完成,248个非试点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普遍形成乡镇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为服务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弘扬茶文化、红色文化、根亲文化、淮河文化等特色文化。

坚持培育人才,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普遍建立了“包村联户”的“专家+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多种技术服务模式。实施乡村振兴高素质人才培训计划,重点培养产业发展带头人。

坚持改善人居环境,改观乡村面貌。目前,县(区)基本建立了垃圾治理的“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工作机制,98%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厕所革命”工作全面开展……

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对照乡村振兴总要求,任务依然艰巨。调研组认为,农业产业发展较慢,总体支撑能力不强,乡村振兴人才短缺,引才难、留才难,劳动力素质能力不高等问题依然是制约三农发展的难点问题;村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严格管理,基础设施建管不配套、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仍然突出。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了调研报告,并作出审议意见,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突出产业振兴,推动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重才重智,建立培养和吸引农村实用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创新机制体制,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丰富乡村文化内涵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交市政府研究办理。

有温度 人大代表引领带动

振兴乡村,关键在人。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领头雁”的示范引领作用尤其重要。在振兴乡村这个大舞台上,人大代表们各显身手,凸显出强大带动力。

“山区经济的发展优势在山、潜力在山、希望在山,‘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格局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振兴山区、服务人民贡献一名人大代表的力量!”市人大代表、信阳油茶商会副会长谢焕友不仅在油茶改良引进上是专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常年带动周边10万余户农户从事油茶产业,还先后成立油茶技术培训学校,10年来培训2600多名林农和230多名育苗能手,是名副其实的致富“引路人”。

心系乡梓有建树,振兴路上当先锋。市人大代表熊安定扎根农村、勇挑重担,甘做乡村振兴领头雁,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建设山水怡人的农业产业园区,把土门村建成省级卫生村;党组织带头人、市人大代表詹才刚几十年如一日,将光山县晏河乡付店村由贫困村变成青山如黛、茶香满园的美丽乡村;市人大代表张启才放弃在京发展,回乡创业,带领罗山县3个乡镇200余名农民工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724户2511人脱贫致富;商城县人大代表董顺笔热爱农业、扎根乡野,带着群众种植有机稻、再生稻和脱毒红薯,以工、农、贸、产销供一体化运作帮助600余名村民增收致富……绿水青山的信阳,正是有这样一群披荆斩棘、奋力前行、造福乡邻的优秀代表,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群众有需要,代表有愿望。如果把各级人大代表组织起来,在振兴乡村中发挥更大作用,将成为一支重要的建设队伍和推动力量。经过认真研究,2020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并下发活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全市各级人大采取多种形式,动员、组织、引导各级人大代表主动投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战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的示范引领和监督促进作用,彰显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初心使命,助力早日实现我市乡村振兴总目标。

凝心聚力风帆劲,一枝一叶总关情。市人大常委会选工委负责同志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将于明年年初适时组织召开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经验交流会,把主题活动推向深入,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乡村振兴参与者、实践者、监督者、推动者作用,为建设美丽信阳作出更大贡献。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