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信阳:大别山下拔穷根


□河南日报记者 胡巨成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宏冰

“老公,如今上门来买茶叶的游客越来越多。你赶紧回来,把房子重新整整,咱再开个茶餐厅,在家就能把钱挣了。”

10月10日,国庆中秋长假刚过,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村河沿村民组村民徐海燕,就打电话给在杭州搞装修的丈夫马荣水,催他回家。

山高云雾多,路远人烟稀,大别山深山腹地出产的高山云雾茶品质优良。因为前些年交通不便,乡亲们守着好茶叶却卖不出好价钱。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信阳坚持“精准扶贫、交通先行”。2016年以来,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总投资达47.1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8000多公里,所有行政村实现公交车村村通。

路通了,游客进来了,山里的土特产也有了销路。里罗城还被打造成“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吸引来旅游公司搞开发,前不久又被评为首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游客也越来越多。

在驻村扶贫干部帮助下,世代种茶的马荣水,于2018年3月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领着周边二三十户贫困户一起种茶叶、养土鸡、开茶坊,还把经营范围扩大到粮油、果木、食用菌、中药材、油茶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销售。

今年9月,村里打造起580米的山村画廊,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与村委会联合主办了“走百村、看脱贫——河南省脱贫攻坚影像回眸”摄影展,用4000幅照片和20多万字,展出河南240个脱贫村的280个脱贫攻坚故事,还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十一”长假期间,里罗城里20多家农家餐馆天天爆满。

山村画廊正好经过马荣水家门口,遇到有老人孩子走累了,热情好客的徐海燕准备了桌椅让他们歇脚,还经常免费给游客泡杯热茶。人缘好,生意自然找上门。山村画廊开业不到一个月,她比平时多卖了2万多元的茶叶。

徐海燕觉得商机又来了,琢磨着把自家小院改造成茶餐厅,既能供游客歇脚用餐,还能多卖茶,所以她才催促趁着农闲外出务工的丈夫赶紧回家。

这个长假,里罗城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而田铺大塆、西河湾、丁李湾、卡房、郝堂、大丰收农庄等信阳主要乡村旅游点、传统古村落,都出现了火爆场景。一批农旅、茶旅、文旅融合和乡村采摘游项目,深受游客喜爱,成为信阳休闲旅游的新宠。据信阳市文广旅局统计,8天长假,信阳接待游客492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0亿元。

信阳市市长尚朝阳说,这得益于信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走出了一条绿色脱贫之路。

信阳坚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增收的主渠道,叠加金融扶贫、电商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手段,在抓好“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建成“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基地1952个,带动贫困人口30.2万人。以信阳毛尖、山茶油、优质粮油、精品花木、稻渔共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百花齐放,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渠道。

依托山、水、茶、林、文等资源禀赋,信阳还持续推进旅游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加快文旅、茶旅、农旅融合和“红”“绿”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批美丽乡村和精品民宿惊艳亮相,旅游扶贫带动224个贫困村4.9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据统计,信阳已累积脱贫80.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年底的10.88%,降至2019年年底的0.46%,92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所辖8个贫困县也全部脱贫摘帽,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原载《河南日报》10月13日第一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