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农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统筹规划 多点发力


晏河乡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本报讯(记者 崔 阳 通讯员 冷晓荣)近年来,光山县晏河乡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全乡一盘棋,统筹规划,多点发力,撬动社会资源,不断激发人居环境整治的动力与活力,荣获全省第一批“美丽小镇”称号。

晏河乡对21个村(街)、342个村组因村制宜,一村一策,铺设污水管网176公里,实行雨污分流,从根本上解决各村污水横流问题。各村民组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住宅美化,高标准打造了70余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组。各村小学、文化广场、敬老院、医疗点、公厕等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在街头巷尾、村头道旁、闲散荒芜土地建设“小五园”,即小游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茶园367处。

该乡集民力,汇民智,聚民心,以“我为家乡安路灯”“我为家乡栽棵树”“我为家乡治水塘”活动为抓手,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绿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在“我为家乡治水塘”活动中,充分发挥全乡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外出成功人士和乡贤的作用,因塘施策、合理治理,综合治理户外生产塘和村组大塘。三项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群众热爱家乡、美化家乡的热情,主动捐资捐物1700余万元,改造了荒山荒坡、塘库堰坝,并大力发展2万余亩茶叶、油茶、苗木花卉产业,开发利用4000亩水域经济。

为了强弱项,补短板,该乡党委先后请回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詹齐斌、杨传晶、郑玉芳等回村担任村干部。这些同志将自己先进思想和在外创业的成功模式带入乡村工作中,带头大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率先补齐水、电、路三项短板,完善村雨污分流管网,推进户厕改造,改善村级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立足本村自然资源优势,流转土地,以五大产业基地为载体,即万亩油茶基地、五千亩元宝枫基地、太空莲基地、中药材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扶贫车间,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