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辉 刘 翔
“七七事变”后,金振中又先后任七十七军一七九师一六五团上校团长、七十七军上校副官等职,多次参加对日作战。
1948年1月,金振中跟随张克侠、何基沣将军在台儿庄地区起义。随后,他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鲁南军区高教团学习了3个月,后因腿伤被批准回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金振中被安排到固始县文化馆工作,并被增补为河南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政协固始县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4年秋,金振中病重期间在病床上写下了《我的生前遗言》。他在遗言中说道:“我自平反以来,感谢党和人民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终身难以报答。我一生光明磊落,没有做过有害人民的事,七七抗战滴水微绩,已受人民的爱戴,我惭愧不已,望死后遗体火化,丧事从简,愿骨灰撒在卢沟桥畔,与老领导何基沣在一起。”
1985年3月1日,金振中在固始病逝。县文化局和金振中家属遵照其生前遗愿,多次与卢沟桥文管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前身)联系。文管所经请示上级同意后,于1985年6月20日给金振中家属致函说:“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八月十五日北京各界将举行纪念活动,我们计划将抗日烈士赵登禹(原二十九军师长)、佟麟阁(原二十九军副军长)等烈士的陵墓搬迁至日军侵华炮台遗址处。届时,有关领导和一些抗日将领的亲属也将来卢沟桥。我们认为,金振中同志的骨灰撒在卢沟桥的日期正在那时更好。”
8月11日,金振中的骨灰由其夫人吴高瑾、长子金天枢、次子金天愚护送去京。12日晨,卢沟桥文管所所长郭景兴等亲往火车站迎接。
266米长的卢沟桥记住了这一时刻,489座石狮记住了这一时刻。1985年8月14日上午10时,北京市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负责人以及原国民党部分著名抗日将领的后裔,在卢沟桥东头北侧隆重举行了“原二十九军营长金振中先生骨灰安放仪式”,共同缅怀这位当年率部在此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的抗日英雄。当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分别在《新闻联播》节目中作了报道。8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忠魂返归旧战场》为题、《解放军报》以《当年率部守卢沟 昨夜英雄眠桥头》为题分别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北京日报》《河南日报》《羊城晚报》等各大报纸也先后作了报道,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仪式结束后,金振中的骨灰被撒在他曾浴血奋战过的卢沟桥由西向东的第四个桥涵下。
原二十九军将士的后裔以及金振中的部属故旧对吴高瑾母子护送金振中骨灰进京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张自忠、佟麟阁将军的子女登门看望了吴氏母子。张克侠将军的儿子张木铁,何基沣将军的夫人、全国政协委员宋晓菡分别宴请了吴氏母子。他们还在冯玉祥将军的女儿冯理达的引见下受到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的接见。邓颖超勉励他们要继承先贤的遗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