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迎春
今年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由于受疫情影响,以往同期的“线下”读书活动都改成了“线上”。今年“世界读书日”当天,平桥区举办的以“在云上,等风也等你”为主题的经典名篇朗诵会网络直播活动让人耳目一新,这次活动既体现了将舞台搬到云端的形式转变,也道出了主创团队的坚守与初心——以“阅读”为媒,让经典文学“飞入寻常百姓家”。
笔者认为,无论线上活动还是线下活动,“读书日”的意义主要在于告诉大家读书的重要性,而读书应该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尤其是中小学生。读书应该成为他们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一本好书带给人的益处不言而喻,因此,青少年学生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脑和手机占据了大家太多的时间,读书几乎成为一种奢求。事实上,网络的信息鱼龙混杂,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果孩子们能自觉养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让读书的时间挤掉上网的时间,这不仅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有益,还能浸润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家长更应该做好榜样。如果父母整天玩网络游戏“不亦乐乎”,从来不读书,孩子又怎会有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呢?由于疫情期间,孩子们都在家里,和父母相处最多,在此期间,家长的带动作用尤为重要。家长可以通过陪孩子读书或者通过趣味活动引导孩子读书等多种形式,让整个家庭呈现出浓厚的读书氛围。通过家长的带动和引导,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从而让读书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