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疫去花开醉光山


(上接第一版)

仙居国家农业公园打造环独山“万亩油菜基地”,种植油菜2万亩,年产值近1600万元,带动3000余农户户均增收6000元。围绕登山、摄影、观光、农耕文化,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整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源,建设旅游看点,发展“赏花经济”。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光山县先后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油料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生态魅力县、中国天然氧吧县等殊荣。

不负春光复工忙

防疫不松劲,复工逐春光。

45岁的文殊乡贫困户李胜梅,通过技能培训,学得一手裁剪技术活,今年遇上疫情出不了门,正当犯愁之际,光山县开展“春风行动”网上招聘活动,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简历投了出去,没想到有好几家企业与她联系。通过选择,现在李胜梅已到一家羽服装加工厂上班了。

“今年疫情防控形势这么严峻,没想到不出家门,我就找到了好工作!”李胜梅说。

和李胜梅一起在“家门口”就业的有7433人,其中贫困群众1250人,既增加了群众收入,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

采取暖心服务和精准举措,打出了政策“组合拳”,光山县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劳务扶贫协作、扶贫车间建设等,扩大就业需求,分类排查16-60岁务工人数,再根据其特长帮助推荐适合的岗位。

位于光山县官渡河产业集聚区的河南三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复工的企业,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新型环保节能远红外电热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00余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我们主动克服暂时困难,及时制定科学严密的复工措施,确保公司员工身体健康,复工率达到100%,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基础。”该公司董事长张斌信心满满。

下好“先手棋”,织密“保障网”,光山县严格监督管理,主动落实便企惠企政策,按照“一企一策”原则,排出复工复产时间表,依法依规简化流程,帮办手续,开通复工复产服务热线,协调调拨口罩47万只,缓解企业复工口罩难求压力。组织196名复工复产联络员、228支共产党员先锋队、35支人才技能服务队、135名新任县派驻村第一书记投身复工复产一线,帮助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问题1291个,帮助群众转移就业12598人。

春潮涌动奋进时

克服困难、化危为机,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光山走出创新路。

槐店乡槐香园易地搬迁点的扶贫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戴着口罩和头套的工人们站在机器旁边,随着“哐当、哐当”的节奏,一只只一次性口罩从机器里“吐”出来,分装、打包、运送……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这是光山县首条一次性口罩生产线正式投产,不仅解决贫困人口就业,还破解当地医疗防护物资紧缺的难题。

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和防控工作需要,光山县引导企业转型发展,2家工厂迅速转产,每天生产医用口罩40万只,带动84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其中贫困群众20人,月增收3000多元。

住在附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贫困户陈凤群,一边熟练地包装一次性口罩,一边说:“在家门口务工,每个月有收入,能照顾家庭还不耽误挣钱。”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源头和基础,光山县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疫情防控期间,北京新发地光山公司、天隆公司等龙头企业,及时整合全县农副产品,开展县内配送、县外输出,既解决了产品滞销和群众需求的问题,又催生了农业产业联盟,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1月份以来,该县成立了油茶发展有限公司,建成投产油茶精深加工项目,新发展油茶3万亩、稻虾共作1.2万亩,启动了1万亩中药材和1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建设。

春回大地,山河无恙。光山县正以雄鹰的姿态,飞奔在实现“两个更好”的大别山上。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