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林
祁昱森,男,1988年11月出生,山东大学法学专业,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息县法院民事审判二庭庭长。2019年,祁昱森带领全庭干警共审理各类民事案件1292件,审结1262件,结案率97.68%;2019年个人审理案件347件,审结344件,结案率99.14%,服判息诉率94.48%,其所办理案件无超审限,无人访、信访情况,年度绩效考核成绩名列前茅,工作成绩突出;2016年,被信阳中院授予“个人三等功”,2020年,被信阳中院评为全市法院先进工作者。
向学者型法官看齐
2013年8月,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祁昱森,来到了息县法院,满怀着实现司法公平正义的渴望与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的热切追求,开始了政法干警生涯。
祁昱森先从书记员做起,虽说是在基层法院,疑难案子相对较少,当时受理案件的绝对数量不似现在繁多,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每一起案子都是在人生的艰难时刻。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一次次的焦急询问,都让祁昱森更加了解基层群众的苦与泪,他坚定信念,要在每一个案件中,尽量把“事理、法理、学理、情理、文理”这“五理”讲清楚、说明白,真正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为了及时总结办案经验,祁昱森努力钻研案件,着重研究一些类型化的问题,向有经验的法官请教,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修改,与员额法官李学国一同写出了《浅析无效行政行为之权利救济》一文,该文被《法律与生活》2016年11月下采用。
2015年至2018年10月,祁昱森在行政庭累计辅助办理案件1130件,结案率98.23%,包括行政诉讼案件、非诉执行审查案件、环境资源审判刑事及民事案件、国家赔偿案件、司法救助案件等。
做绿水青山守护者
祁昱森每年协助审理多起环境资源案件,深刻体会领悟到“两山”理念的深刻内涵,综合运用法治思维和实地调研,将一起起案件及时审结,被告人认罪伏法;因其工作突出,为美好息县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被息县县委、县政府评为2017年度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先进个人。
让祁昱森记忆尤深的,是在2018年10月,协助审理的一起盗伐林木案。被告人李某某犯盗伐林木罪一案中,因被告人对起诉书指控的事实有异议,其辩称涉案被伐林木办理有林权证,产权人系该案主犯的丈夫,其行为应构成滥伐林木罪,不应认定为盗伐林木罪,祁昱森协助承办法官先后到县林业局调取档案材料,到被伐林木现场实地走访,最终查明被伐林木系受害人信阳市某集团所有,被告人行为确属盗伐林木,最终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法院认定事实及判罚结果予以认可,认罪伏法。该案判决后在当地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做优秀团队建设者
2018年12月,经过了严格的考试、综合测评等规定流程,祁昱森成为员额法官。2019年4月,息县法院进行内设机构改革,历经激烈的笔试、竞职等程序,祁昱森竞选成为民二庭庭长。
成为庭长之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在多办案、办好案的同时,认真监督庭室的审判质效情况,把好文书质量关;对全庭结案率、结收比、发改率、服判息诉率等审判质效数据,时刻上心,勤抓勤管,切实提高审判质效。2019年10月,祁昱森代表民二庭在息县法院第三季度审判质效总结推进会上作了先进典型发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祁昱森急速从老家赶回息县,到居住地息淮社区报到,投入抗击疫情战斗中,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对居民进行排查,在值班点做信息登记,为居民代购必备的生活物资,得到了居民一致称赞。
为了做到疫情防控与案件审理“两手抓、两不误”,他带领团队开启网上审判“云模式”,依托于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让不同地域的当事人同框出庭,做到网上庭审不停止、为民服务不打烊,妥善审理了多起民事案件。
当好帮扶责任人
2017年,随着息县脱贫攻坚的稳步推进,祁昱森成为关店乡王岗村3户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3年来,祁昱森每周都会抽出一整天的时间,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根据收集的贫困户信息和当地政策,制定出最优帮扶计划。在他的帮扶下,3户贫困户先后实现脱贫。脱贫之后,祁昱森仍然锲而不舍,继续想方设法帮扶,巩固脱贫成效。
一次走访的时候,祁昱森帮扶的贫困户周某某向他说起了一件长期以来的心事。周某某的儿媳吴某某带着与前夫的女儿付某某来到了这个家庭,周某某一直想把12岁的孙女改姓周,一直不知道如何做。祁昱森咨询关店乡派出所户籍室,得到的答复是要经过吴某某前夫的同意。经过联系,吴某某的前夫始终不同意此事。祁昱森多次宽慰周某某,解释相关法律规定,一方面告诉他不要着急,多与儿媳前夫商量,征得其同意;另一方面,要多注重培养与孙女的感情,真正的亲情是可以超越姓氏的。
在司马迁眼中,西楚之地“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于积聚”,而在祁昱森眼中,息县法院是他梦想起航的地方,是为人民服务的起始地,见证并参与了司法改革进程的滥觞。他将坚守法治精神,忠诚敬业、锐意进取,成为新时代斗志昂扬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