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法制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关键时刻,我不能掉队”


□本报记者 李 倩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挺身而出,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用行动让党徽在“疫”线闪闪发光。

30岁的张超,是市应急管理局执法大队的一名普通职工。一米八多的个头、身材魁梧,待人却温文尔雅,说话慢条斯理。面对疫情,他主动请缨。虽然家中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但家人却给了他莫大的鼓励:“别担心家中的事情,放心地去一线支援吧。”

“危难之际就是需要党员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关键时刻,我不能掉队。”有着12年党龄的张超常说。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自1月25日至2月11日,张超一直坚守在信阳火车站出站口,承担着为出站旅客测量体温的任务。每班一值守就是12个小时,每天测量旅客3000人至4000人,回家早已疲惫不堪,他却毫无怨言。

2月12日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征用了宏信国际大酒店作为一线医护人员轮休观察场所。市应急管理局作为后勤保障单位,需从生活、心理等方面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张超从那日起,便与同事一起抽调至宏信国际大酒店保障轮休医护人员生活起居。每天早上7时张超准时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去酒店的厨房查看并报告上级供应给医护人员们的早餐是否充足、是否需要加餐,接着分发早餐、回收餐具。午餐、晚餐也是同样的流程。

最忙的时候张超与同事要负责230余名医护人员的生活起居。虽然每天忙得像陀螺一般,但张超却不觉得辛苦。随后,张超拿出手机打开微信交流群给记者看其收到的感谢信。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苏婷说:“今天很开心结束了14天的医学观察期。在此感谢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大家有什么需求,你们都会想尽办法满足大家,不厌其烦地楼上楼下跑,你们是幕后英雄,感谢!”

这样的感谢信,远不止一篇。这便是张超不知疲倦的强大精神动力。

自抽调之日起,张超已经20多天未回过家,只能抽空与家人视频以解思念之情。他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但在疫情面前,他是逆行向前的勇士。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正是有千千万万像张超一样的党员,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在这个春寒料峭的季节,用行动接力战“疫”,用奉献温暖人心,用信念点亮希望,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