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凯
如今快节奏的时代基调,让很多年轻人在生活与工作中疲于奔波。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物质条件,很多人宁可加班加点工作,生活作息不规律是家常便饭。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身体倒下就意味着一切归零。
近年来,年轻人猝死的事件屡见报端,给家人和朋友留下了深深的痛苦和遗憾。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现在有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工作节奏都是“黑+白+黑”的模式,人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加班成了很多人的“家常便饭”,高负荷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带来了很恶劣的后果,它不仅剥夺着人们的幸福感,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工作,是实现社会人劳动权利的方式,人们通过劳动完成了自身进化、实现了社会发展。可以说,人们需要通过工作来创造更好的生活,也从中获得了成就感,但如果过度工作,不仅会影响所创造的美好生活带来的幸福感,获得的成就感同样会降低。同时,自身的健康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健康者”猝死也会发生。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还需要正确看待治疗与健康的关系,理性看待医院和医生的作用。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健康,一个重要原因是基于一种认知偏差,即认为现代医学能够为所有疾病兜底。现代医学确实获得了很大进步,但医学、医生和医院都不是万能的。
笔者认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曾尝试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但常常半途而废,这与缺少健康知识不无关系。身心饱满、神采奕奕才是每个劳动者应有的工作状态,莫让“过劳猝死”的悲剧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