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戴子翔)近日,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了解到,为加强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管理与监督,逐步提升免费开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依据《河南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办法(试行)》要求,河南省文物局近期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河南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工作,并下发河南省文物局《关于2018年度河南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情况的通报》。
在参评单位自评和市县考评机构初评的基础上,省文物局组织开展实地抽查,并对全省94家单位所报资料进行集中评审,综合确定了考评等级。考评结果为河南博物院等21家单位考评等级为优秀,鹤壁市博物馆等65家单位考评等级为良好,延津县陈玉成纪念馆等6家单位考评等级为基本合格,淮河源文化陈列馆等2家单位考评等级为不合格。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考评中,信阳博物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水平跻身全省先进行列。
此次绩效考评工作中,全省大多数博物馆能按照绩效考评办法制作规范的考评材料并开展自评,部分地市级和县级博物馆围绕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在陈列展览、社教活动等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值得其他博物馆学习和借鉴。
《通报》指出,部分县级博物馆对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工作重视不够,考评材料编写不规范,注重装帧,但内容简略的问题依然存在。参观人员多数仍采取手工统计,观众数量、评价意见的统计与分析不够精确,准确性和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少数县级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标识不明确,服务内容缺少公示;陈列展览的数量和质量、展厅场馆的管理和维护水平均有待提升。个别县级博物馆,由主管部门代管业务、财务等,工作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较差,影响了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开展。
《通报》要求,各省辖市文物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所辖区域博物馆纪念馆绩效考评的检查指导,做好考评材料的初评把关工作。各单位尤其是县级博物馆要认真做好考评材料的编报和自评工作,考评材料要做到格式规范,内容翔实,尤其是在提供临时展览个数、参观人次以及社会教育活动次数等方面的材料要数据真实,图文并茂,充分展示当年度免费开展的各项工作情况。各单位要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免费开放经费使用的相关规定,确保专款专用。考评等级被确定为不合格和基本合格的单位,省文物局将下发整改通知书,并列为2019年度免费开放绩效考评重点实地考察单位,进行跟踪检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