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宇
“下一次再来信阳,一定是春暖花开之际,看那漫山遍野的茶树,在美好的季节,遇见美好的人,再为信阳创作更多的作品……”11月2日晚,在首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闭幕现场,不少文创达人发出了同一个心声。
“致远归来,老家河南更出彩”,首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以此为主题,呼应大会总主题“从家出发,去看更大的世界”。以“家”唤起创作者的情感共鸣,用更宽广的视野、更独特的视角重新观察和记录河南,发现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三山”地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淳朴的民风民情,挖掘华夏文明发源地厚重历史文化,传播更出彩的河南故事和中原精神。“我是地地道道的信阳人,现在常住武汉,这次有幸参与为期近半年的共创阶段工作,我也是使出了‘洪荒之力’,从信阳老家出发,来到鸡公山、南湾湖、金刚台、黄柏山,来到郝堂、丁李湾、田铺大塆,创作了许多富含信阳元素的文旅作品。这也是一个在外游子眷恋家乡的深情告白。”一位80后网红在闭幕式结束之际感慨道。
看红看绿看蓝天,品山品水品毛尖。作为主会场,信阳在闭幕式上大放异彩。自文旅大会开幕以来,一股“全民创作”的风潮迅速蔓延整个信阳。截至10月26日,今日头条官方话题总传播量达1.94亿次,抖音上总播放量达10亿次。信阳的总传播量超过12亿次,“信阳”及相关议题的热度指数已超过3.9亿,环比增长199.1%。“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厚重辉煌的红色资源、绚丽多彩的乡村资源、特色鲜明的民宿资源让信阳有实力成为新一代的网红打卡地。通过文旅创作者大会,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信阳、爱上信阳,热情好客的信阳人民随时随地欢迎大家来这里旅游打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在闭幕式开始前如是说。
而在闭幕式上,今日头条、抖音平台产生的与“老家河南文旅”相关的图文、视频、抖音短视频中,共有33支优质作品脱颖而出,成为最能代表老家河南文旅风貌的共创作品。这些作品中不乏以信阳元素为主题的创作作品,在图文类作品中,“中摄影像”创作的《河南这座800多米鸡公山上,藏有20多个国家的200多幢别墅》获得金杯,“背着女儿去旅行”的作品《亚洲最大的人工湖,足够供1亿中国人喝水,藏在河南山区的小县城》获得银杯。“以信阳元素为主题创作的作品能够脱颖而出,一方面是信阳这片土地为文旅创作者提供了创作的天然土壤,另一方面离不开主创人员的奇思妙想。相信通过这次大会,越来越多热爱文旅创作的人都来信阳寻找灵感,发现这里的美好。”首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弘扬老家河南文化名片,首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闭幕式中还加入了代表河南高水平的文艺表演,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丰盛的视听盛宴。濮阳杂技结合红色文化演绎的《挺进大别山》;刚劲有力的少林功夫表演《少林武魂》;水墨与编钟表演完美融合的乐武《太极》;耳熟能详的豫剧名段《花木兰》《朝阳沟》《穆桂英挂帅》;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信阳花挑舞《淮水花挑情》,展现了一幅古老与现代交融、传承与创新并奏的河南文化宏大乐章。
场内文艺活动精彩纷呈,场外河南非遗璀璨光彩,河南特产琳琅满目。非遗特产美食展区,吸引了大批创作者的目光。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罗山皮影戏、淮滨泥叫吹、信阳剪纸、叶雕,展现了信阳深厚的文化积淀。“信阳不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更因底蕴厚重的文化驰名中外。信阳民歌、罗山皮影戏、光山花鼓戏、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非遗文化为文旅创作者大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在闭幕式上还注意到,信阳许多景点持续在抖音平台走红。许世友将军故里、息州森林公园、鸡公山景区在抖音上反响热烈,其中,红色旅游景区许世友将军故里在抖音短视频的相关视频播放量涨幅高达7009.4%。新县田铺大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典型代表,热度同比涨幅4491%,位居全省第一。随着民宿逐渐成为年轻人旅游出行的新选择,大会期间,信阳田铺大塆“老家寒舍”一夜爆红,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4446%。
在首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圆满落幕之后,老家河南的文旅共创之路必将再踏新征程。而信阳这座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山水城市,伴随着持续高涨的网红打卡热潮,将以更加自信、更加热情、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四面八方的文创达人和游客。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