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专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光山:脱贫攻坚越战越勇


□本报记者 王 博

进入9月的光山县大地,没有白露的凉意,但见热火朝天的干劲:全省首个“加油木兰”项目在光山落地,省住建厅在晏河乡总结人居环境“三清三改”现场,全县360个村机械化作业开展轰轰烈烈的“我为家乡治水塘”……

这种场景,既反映了光山人民脱贫攻坚越战越勇的精神风貌,更说明了光山干群实施乡村振兴行动的满怀豪情。

这样的情,是越战越勇的具体体现;这样的勇,是乘势而上的积极作为。

“好吃懒做可耻,脱贫致富光荣。”这是记者在光山县偏远的仙居乡公路旁看到的宣传标语,也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县扶智与扶志相结合的形式之一。

光山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曾几何时,该县的贫困户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11.5%,涉及19个乡镇街区和106个贫困村。改革开放初期,该县外出务工人员打着“贫困县”的招牌很好找到就业岗位。

时过境迁。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县”已经成为光山人在新时代的“痛点”。“贫困让自己感到可耻,小康需要自己奋斗。”该县返乡创业成功人士、河南联兴油茶公司总经理陈世法深有体会地说。

刚过天命之年的陈世法,外出创业成功返乡种植油茶,不仅帮扶周边390贫困户、1287人脱贫,而且带动全县发展油茶22万多亩,成为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像这样“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多彩田园”工程,累计带动贫困户32419户次增收。

越战越勇的氛围,是集体意志的反映。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光山县干群明白了“扶贫不是给钱给物,勤劳才能脱贫致富”的深刻道理。

扶是外力。中央办公厅先后派出12名挂职干部以及省市挂职干部与光山干群并肩战斗;光山县选派495名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及助理,派出7160名党员干部与全县贫困户结对帮扶,由137个扶贫工作队和340个村级脱贫责任组构成脱贫攻坚“尖兵方阵”。

勤是内力。针对每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计划,光山县按照中央“五个一批”和省“转、扶、搬、保、救”的决策部署,突出在“六个精准”上做文章。全县贫困户撸起袖子拼命干,在电商扶贫、交通扶贫、产业扶贫、搬迁扶贫中争先恐后,仅电商就带动2400户7300多人增收脱贫。

外力内力结合有力。截至2018年年底,光山县贫困人口发生率降为1.07%,群众认可度达98.7%。今年5月,省政府公布光山县在内的33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光山县委书记刘勇在发布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越战越勇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需要脚踏实地地干。现在,“爱光山、加油干、奔小康”的宣传标语在光山县城乡随处可见。对此,光山人不仅形成共识,而且正在变成自觉行动——勇往直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