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垃圾分类的成功样本


□徐 冉

“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今年世界环境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城乡发展的“痛点”之一。近年来,国家垃圾分类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推进力度持续加强,从今年开始,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

如何让群众了解分类、愿意分类、方便分类?息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样本。

在这里,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新时尚。全县多个乡镇大力实施“农户+公益岗位+分拣中心”三级资源分类,从源头上实现农村垃圾的大幅度减量;通过推行“两个容器一个池子”垃圾分类模式,家家分发分类垃圾桶,门前挖了沤肥池,创建“五美庭院”,村里定期对各家环境卫生进行评比表彰;开展生态文明日、爱心超市积分兑换、评选“绿色少年”“环保老人”等活动……这些值得借鉴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让老百姓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找到了认同感和价值感,增强了幸福感、获得感,从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垃圾分类看似举手之劳,却是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主体。息县将垃圾分类工作与孝善敬老、移风易俗、脱贫攻坚等工作同步推进,通过“抓两头带中间”,借助孝善敬老活动平台,充分发挥“五老四员”作用,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既改善了乡风民风,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推行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息县的实践证明,政府多一些持续有效的督促引导,群众多一些参与自觉,各方多一些关注支持,大家同心协力,久久为功,垃圾分类才能真正“深入寻常百姓家”。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