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分类热”让美丽乡村靓起来


□本报记者 栗 萍 徐 冉

“20个打结的塑料袋积10分,10个洁净的玻璃瓶积10分。” 7月24日,息县杨店乡张围孜村小学学生李东洋一字一句念出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券上的说明,他紧紧地攥着利用暑期捡拾塑料袋和饮料瓶换来的400分兑换券,在“生态文明日”这天,一早就兴冲冲地来到了爱心超市,换取了心仪已久的乒乓球拍。

对于张围孜村村民来说,时下热词“垃圾分类”早已不再新鲜,自2018年8月息县农村全面推广垃圾分类以来,该村家家户户已经能够熟练将垃圾按“可沤肥垃圾”和“不可沤肥垃圾”标准丢入自家标有文字的分类垃圾桶中,随手捡拾垃圾也渐渐成为习惯。

“不能沤肥的由保洁员拉走,平时饮料瓶收集起来还可以换生活用品,能沤肥的垃圾又可用作肥料浇花种菜,你看我这门前的月季花开得多鲜亮!”村民李华笑着告诉记者,“房前屋后干净又整洁,村里美了,路灯亮了,广场也建好了,就连城里的外甥女也吵着要来家里过暑假。”

李华的感慨源于息县这些年来的美丽蜕变。2018年3月以来,息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引导全县农民群众养成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物尽其用的文明生活习惯,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加快建设美丽息县提供有力支撑。

“结合农村‘房前种菜,房后沤肥’的传统,我们在农户中推广‘两容器一池子’,在房屋附近的菜地或农田挖沤肥池,一家或几家的垃圾集中堆放,发酵成生态肥还田;对一些不适宜分散挖池子的地方,以组为单位挖掘集中沤肥池,存放村民的可沤肥垃圾。”张围孜村驻村第一书记李继成向记者介绍道,“群众自发用鲜垃圾制作酵素上地施肥、喷洒除害,省了买化肥农药除草剂的钱,节约了成本,保护了生态。”

“垃圾分类”既要有仪式感,也要有持久力。李继成告诉记者,张围孜村长期以来持续完善“村评价组,组评价户”有效机制,合理利用现有40名公益岗位。全村30余公里道路和17个村民小组公共区域卫生,统一谋划责任路段,5名保洁员定期保洁,每个村民小组内设置公示牌,定期总结和表彰,工资实行绩效发放。同时,在各村民小组设置“双色”垃圾桶并固定位置,“可沤肥”由负责村民组卫生的公益岗位统一转运至组内“集中沤肥池”,沤出的肥转换为公共资源或定期清运。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一点,在县垃圾分类试点8个行政村之一的项店镇张庄村同样也得到了佐证。在该村资源分拣中心,记者看到,一排由废旧自行车堆砌而成的造型在大门上方显得分外别致,分拣员江映涛正在将白天上门收来的垃圾按照“废纸类”“玻璃类”等标准进行二次分类。

“我和老伴一天骑车上门收一次,回收的废品可以卖了赚差价,同时还能享受村里给的公益岗位补贴。现在村里人素质越来越高,这活儿,我们愿意干!”江映涛笑着说。

实行“垃圾分类”一年有余,息县升级的不仅是村容环境,更是环保理念。在息县,还有许多村庄和张围孜村、张庄村一样,通过持续开展“三边”(床边整、屋边齐、边净)“三改”(改厨房、改厕所、改猪圈)清洁活动,大力实施“农户+公益岗位+分拣中心”三级资源分类,提高垃圾利用率,进一步营造“整洁美丽,生态和谐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

如今,走在村间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上,各家门前栽种的鲜花分外美丽,新整修的房屋古色古香。根据息县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方案,预计到2020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垃圾回收利用率在35%以上,人均垃圾产生量降低60%,原生混合垃圾“零填埋”。

“今年6月底我们村刚进行500亩的万寿菊移栽和恒温冷库建设,准备打造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共建项目。有了生态环境的保障,我们村也正在实现美丽乡村的蜕变,到时欢迎来看‘菊海’!”对于未来,李继成有无限的期待。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