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事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以旅游激活乡村 用绿色改变贫困


(上接第一版)

短短五年,乡村旅游兴起让许多传统村落焕发生机。周河乡西河湾村2013年只剩下39名留守老人。2014年,致富带头人张思恩从北京返乡成立西河农耕园种养殖合作社,将全村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并以古村原貌保护和慢生活创意为特色,不仅帮助村子脱了贫,而且吸引近400名村民回归。

张孝祥以前在广东打工,儿子在韩国打工,儿媳带着孙子在县城上学,一家人分居三地。作为全村首户农家乐,如今张孝祥的农家小院每年收入一二十万元,儿子也从韩国归来,一家人重新“团聚”。他说,“这些变化就像做梦一样。”

乡村旅游也带动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羚锐集团是当地一家知名的制药企业。2014年起,该集团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山茶油产业,动员山区村民改造、优化自家的野生山茶林,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

在企业的带动下,原来不值几个钱的山茶籽,现在卖到每斤12元,一亩油茶每年就可以收入约6000元。当地百姓高兴地说:“一亩油茶百斤油,脱贫致富盖高楼”。

近年来,在乡村游的带动下,新县建成旅游餐馆155家、农家饭庄400余家、民宿体验场所200多个、集农业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园区10余个,发展生态茶园30万亩、油茶22万亩、中药材3万余亩,一幅“绿中掘金”的画卷在新县徐徐展开。

以绿色传播红色 用特色擦亮底色

2018年8月1日,新县告别绝对贫困,成为大别山地区首个宣布脱贫的县。不久前,新县以河南省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近年来,新县老区旅游综合收入、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及相关行业对全县GDP贡献率达30%,从业人员5万余人,带动22个贫困村、7683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依托旅游带来的百万游客,新县老区的“红色”文化也传播得更远。吕旅说,新县散布着300多处红色旧址,以大别山干部学院为载体,近年来,超过15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来此洗礼初心。

新县政协副主席吴克君说,作为革命老区县,红色是新县的底色,而绿色是全县的特色,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以绿色传播红色,用特色擦亮底色,“四色”发展相得益彰。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王承哲认为,作为资源匮乏和区位不便的山区县,新县“绿中掘金”,让群众从绿水青山中增收致富,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新华社郑州7月3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