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商城:返乡创业正当时


□本报记者 曾令菊 通讯员 曹良刚

坐落在大别山下的商城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农业大县,劳务输出大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大浪淘沙始得金,在轰轰烈烈的外出务工中,一批批优秀的务工者脱颖而出,成为各个行业的精英。

而今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四好”农村公路加快建设,物联网、互联网向农村延伸,农村成了创业者的新宠。在商城这片红绿资源丰富的热土上,有了越来越多的返乡创业者的身影。昔日“东南飞”,今朝“凤还巢”。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资金、技术、人脉,回乡兴办实业、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我家里两个孩子上学,还种有田地、喂养两头猪,所以出不了远门。”昨日,在商城县余集镇月美制衣厂里,正在加工服装的该镇莲塘村贫困户周芳微笑着对记者说,“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家庭,还能挣钱贴补家用,现在的生活我很满足。”

月美制衣厂是本村人余行菊夫妇几年前从深圳返乡后投资创办的。据了解,这个制衣厂年销售额1500万元,年纯利润达500万元。在这个服装厂里,像周芳这样的当地留守妇女有8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工人们平均月工资2000元,技术熟练的可达2500元,极大地缓解了贫困家庭的经济状况,支持了政府的精准扶贫工作。

目前,该县像余行菊这样的返乡创业人士创办的扶贫车间有近200个,这些扶贫车间大都建在乡村,帮助有就业愿望但难以外出打工的农村妇女、老人、轻微残障人员等3000多户70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伴随着人才、技术、资金向农村流动,返乡创业人士回乡创办工厂,已逐渐成为该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载体,实现了企业和贫困劳动力的互利双赢和良性互动。

坐落在商城县城黄柏山南路的商城县原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90后女孩杨淑娟2016年从杭州返乡创立的。据了解,该公司采取“互联网+现代生态农业”的创新模式,着力从根本上助推商城地方特色农产品走出去。至2018年12月,公司累计完成订单 20万个,线上线下实现交易额 2700万元。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培训各类电子商务人才近1200人,帮助培训人员注册淘宝店铺350个,微商店铺480个,解决培训人员就业650人,极大地促进了该县电子商务的发展。

据统计,近两年来,该县返乡创业人数达9000多人。实践表明,返乡创业人员在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也架起了城乡互动的桥梁,不仅展现了从“走出去”到“雁归来”的华丽转身,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打工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创业效应转变,成为农村发展的带动者、城市文明的传播者、美丽乡村的推动者,为城乡融合开辟了新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要素,为家乡振兴添了新活力。

“我们将依托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返乡创业支持政策,统筹城乡发展,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完善服务体系,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在家创业舒心,回得来更要留得住,真正在农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商城县委负责同志如是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