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国亮 陈世军 杨长喜
“前后三年,村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县里帮、镇里扶,村里争着上项目,渠到田、路到户,大家都在忙致富。”昨日,记者在罗山县采访时,东铺镇北杨店村党支部书记万永志对记者说。
北杨店村靠近淮河,是典型农业大村,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多达224户807人。在脱贫攻坚中,该村围绕精准脱贫目标,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如今,这个淮水新村走上了旧貌换新颜的康庄大道。
党建引领,凝聚脱贫动力
“吉日乔迁感谢党,精准扶贫乐家园”。当记者走进北杨店新村小区采访时,肖杨林夫妇家大门口的对联引人注目。“这副对联是我特意请我们的老支书写的,多亏了潘书记对我们的关心,我才能住进这么敞亮的新房子!”肖杨林说。
肖杨林口中的“潘书记”,就是县纪委常委、监察委委员潘波。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他就主动请缨来到北杨店村担任第一书记。为了尽快掌握村里的情况,到村后,他就马不停蹄地带领工作队走村入户,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真蹲实驻、真心帮扶,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这是帮扶工作队队员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们平时工作的真实写照。如今,北杨店村建立了村务集体决策、事项公示公开、干部任前谈话、两委民主测评、党员定期学习等制度。在驻村工作队的组织领导下,村、支两委工作深得民心,党建工作焕发出了生机。老百姓该享受什么、不该享受什么,大家心里都明白,矛盾少了,大家的劲儿都凝聚到脱贫攻坚上来了。
基础建设,铺就致富之路
北杨店是个大村,有5000多人,一条主干公路穿村而过,两边绿色廊道成荫,村内房屋整齐划一,房前屋后繁花盛开。村组公共卫生场所都建起了标准的垃圾池,摆放着统一的垃圾箱,活动中心、文化广场上各种设施一应俱全。
为改变落后面貌,北杨店村驻村工作队使出浑身解数,制订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组织实施了产业培育、学校发展、村部建设、广场文化、道路通组、灌渠整修、安全饮水、广播电视到户、扶贫车间、电网改造、危房改造等十多项工程。
今年,我市遭遇干旱,一些地方灌溉难的问题突出。但从3年前开始,北杨店村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整修了凤山、飞虹两条灌渠,一举解决了全村多年的灌溉难问题;新修一条水泥路将17段“断头路”连通,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通到了大部分村民家门口;新建的文化广场则成为群众早晚健身的活动场所,“智志双扶”等多场文艺下乡演出,全村老少观看,热闹非凡。
产业扶贫,激活造血功能
在北杨店村主干道旁,“玫瑰小镇”这块牌子格外显眼。这个时节,玫瑰小镇的田地里生机盎然,40多个大棚里的紫玫瑰、红玫瑰、黄玫瑰等竞相绽放,让人流连忘返。,让人流连忘返。玫瑰小镇里,几十名工人常年在此务工。记者采访时,尽管天正下着小雨,但仍有工人在田间作业。“玫瑰小镇是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有 40 多名贫困群众在玫瑰基地务工,种植玫瑰花亩产值1.6万元,年总收入 200 多万元。”玫瑰小镇负责人李连虎介绍说。他曾在昆明、武汉做过花卉的物流生意,前几年在返乡创业的号召下,选择北杨店发展玫瑰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玫瑰花魁”。
同样带动村民致富的还有村里的扶贫车间。走进欣荣鞋业的扶贫车间,缝纫机不间断地轰鸣着,村里几十个留守的农妇正在忙碌着。别小看这个村级工厂,他们生产的鞋子远销国肉外。“一天收入80多元,一点不比外面打工挣得少。”当地村民肖红梅告诉记者。
智志双扶,激发内生动力
黄立权是个脱贫户。每天清晨,他的家庭养殖场就会热闹起来,放养的上万只土鸡涌到房前屋后、树林竹园里觅食。“我参加了两次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技能培训,专家还多次上门手把手教我养鸡技术,以前鸡一生病就害怕,现在养了上万只鸡一点也不担心,蛋鸡和肉鸡年出栏6000余只,每年收入10余万元。”讲起创业过程,黄立权满脸的喜悦。
“送技术、送项目、送资金,想方设法激励群众学知识、鼓干劲、自力更生,增加家庭收入才是硬道理。”万永志说起村里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想法。几年来,北杨店共申请精准扶贫到户增收项目资金70余万元。通过技术培训、政策扶持,北杨店村的贫困群众一批接一批地摘掉了贫困帽子。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基础,强化责任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为全面建设‘四个罗山’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出色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展望未来,万永志信心满满。
玫瑰小镇里,几十名工人常年在此务工。记者采访时,尽管天正下着小雨,但仍有工人在田间作业。“玫瑰小镇是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有40多名贫困群众在玫瑰基地务工,种植玫瑰花亩产值1.6万元,年总收入200多万元。”玫瑰小镇负责人李连虎介绍说。他曾在昆明、武汉做过花卉的物流生意,前几年在返乡创业的号召下,选择北杨店发展玫瑰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玫瑰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