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立德树人 努力创建人民满意的一流民办高校


——访市人大代表、信阳学院理事长高云

□本报记者 冯康松

作为豫南地区首所民办本科高校,信阳学院近年来办学成绩斐然,在2018年有关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上,夺得了应届毕业生考研深造率全国第一、就业率全国第五的可喜佳绩。

昨日,市人大代表、信阳学院理事长高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听取了市长尚朝阳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备受鼓舞!报告通篇洋溢着执政为民的深厚情怀和求真务实的过硬作风,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提出了2019年要集中办好的10件实事,重点突出、亮点纷呈。尤其是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信阳师院、信阳学院新校区建设”,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极大激发了信阳学院干部师生干事创业热情,为信阳学院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她将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努力把信阳学院打造成信阳市一张靓丽的教育名片。

提及下一阶段的工作规划,高云自信而坚定地说:“信阳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面向信阳市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已有优势,勇于改革创新,加强内涵建设,推进转型发展,提高培养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全员德育导师制,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学校事业发展高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创办“让党和人民感到满意、让教师和学生感到自豪”的一流民办高校,为造福信阳、添彩中原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高云向记者介绍了学校将着力推进的几项重点工作——

加强校地合作与智库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积极探索运营“英才创新创业园”,与信阳市浉河区政府合作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引入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助力学校产教融合迈向新台阶。发挥学校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智库作用,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献策出力。大力推进“信阳民俗文化传习馆”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非遗传承人的沟通协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积极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行大类招生和培养。学校积极探索“厚基础、强创新、高素质、重个性”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生源质量提升工程”。选取教育学类、经济学类、机械工程类等试点专业,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调整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同时,规划开设“创新人才实验班”,制定出台《创新人才实验班管理办法》,选拔成绩优异、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单独开办实验班,配备优秀的导师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制定独特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加强通识教育和创新课程建设,并设立留学奖学金,对考取国外知名高校研究生的学生进行资助和奖励,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拔尖人才。

推进“与名校名企牵手”工程,为师生成长与发展搭建广阔平台。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推动校企、校际合作,整合校内外资源,助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继续加强与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签订合作办学,深化联合培养人才基地建设;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合作,坚持举办“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信阳)论坛”;与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合作,深化“南开大学国际学生信阳学院实践基地”建设;拓展与美国圣罗斯学院、英国亚伯大学、韩国启明大学、马来西亚北方大学等多所海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关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才。同时,与浪潮集团、科大讯飞、中国移动、平安保险等知名企业深化合作,建立100个以上实习实训基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通过一系列举措,努力创办高水平有特色的一流民办高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