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在深化改革上再提速 在创新驱动上再增效——访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局长黄刚


□本报记者 马迎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一年的成绩时指出,信阳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通过国家部委审核,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家,登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1家;信阳农业科技园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增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鞭策激励。”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局长黄刚如是说。

据黄刚介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打基础、强弱项、补短板,科技创新工作实现重点突破、普遍开花、整体跃升——

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安排科技创新重点工作,市政府出台了含金量高、接地气的《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活力信阳建设的意见》,市本级科技投入连年保持增长,激发了全市科技创新热情和活力。

科技创新平台大幅增长。目前,我市已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1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特色产业基地1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1家,创建省级星创天地12家、院士工作站9家、(专业化)众创空间9家、重点实验室7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农业科技园区3家。我们创造性提出“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建设,一举组建4家。

科技创新主体实现倍增。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由2016年年底的26家增长至目前的71家,其中2018年同比增长73.17%,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位,在全省的位次上升了5位。2018年评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1家,完成省、市目标任务的181%,数量位居全省18个省辖市第4位。我市获批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2家、“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9家、创新龙头企业2家。

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我市先后与浙江大学河南技术转移中心、中国科学院河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开展战略合作,引进了优势科技创新资源,促进高精尖科技创新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精心组织2018年省科技进步奖推荐工作,6个项目获奖,获奖数量位居黄淮四市第一;登记技术合同49项,技术合同金额8698.61万元,完成省定目标174%;2019年科技活动周期间,我市与中科院河南中心联合举办“中科院成果发布暨专家信阳行”活动。

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提速。成功举办信阳市科技金融业务推介会,争取河南省“科技贷”业务放款4家3400万元;获批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家2500万元。争取省级各类项目92项、争取经费3333万元,同比增长66%;44家企业获省财政补助资金635万元。成功举办2018年科技活动周、创新创业大赛系列活动,6家企业晋级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1家企业入围全国行业总决赛。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创新引领型人才、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等多方面也实现突破,科技实力显著提升,多项核心科技业务工作领跑黄淮四市,并在全省名列前茅,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越来越有力地科技支撑。”说这话时,黄刚一脸自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采用大篇幅对我市2019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行部署,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抓好抓牢抓实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心和信心。”采访最后,黄刚自信满满地说,作为科技部门,我们将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打好创新驱动发展牌,以启动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总抓手,以构建“六位一体”创新体系为重点,抓典型、树标杆,强弱项、补短板,在作风建设上再深化,在推动“四个一批”上再加力,在深化改革上再提速,在创新驱动上再增效,圆满完成科技创新各项任务,争先进位谋出彩,奋力建功新时代,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