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信阳市东南100公里左右的光山县,仍旧伫立着一座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寺庙——净居寺。
据说这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北齐天保年间,天台宗三祖慧思禅师结痷大苏山,开坛讲禅。
打从此开始,净居寺高僧辈出,有“天台佛圣”之称的智顗,律宗名僧道岸禅师,以及重续祖庭的慧门和尚等。
盛名在外,千年来,净居寺的访客,络绎不绝,其中不乏风流名士,诸如茶圣陆羽、名士苏东坡、黄庭坚等。
他们来此,原因有二,一是问禅,二则访茶。
茶圣陆羽,出身竟陵龙盖寺,后虽离寺自谋生路,但仍感念智积禅师。大唐天宝年间,为躲避安史之乱,陆羽不得已乘舟向东而亡,他的足迹遍布江淮,四处以鉴水评茶谋的生路,最终结庐苕溪,闭门著书,留下了《茶经》三卷。
期间,他曾滞留于大苏山间的净居寺,惊艳淮南佳茗,最终得出了“淮南茶,光州上”的结论。
至于东坡居士,他曾二度来访。
第一次,是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他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路经光山净居寺,被眼前的美景绊住了双脚,在此滞留读书品茶,填词作赋,并与寺内的和尚相谈甚欢,留下了“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等诗句;
第二次,是在一年之后,与第一次的匆忙不同,这一次,他却是长住了下来,还将这一经历写入了诗句之中——“第以福乡灵境,故往往寄啸而逃禅焉”,不止如此,他还在寺后的半山腰处,修建了一座“读书台”,广邀自己的至交好友,一同来此,赏茶论道。
黄庭坚,便是东坡居士的座上宾,当然,还有佛印、陈季常等高僧名士。
三年后,苏轼离开光山,留下了“淮南茶,信阳第一”的论断,还有净居寺中的石碑,以及保留至今的读书台。
而今,我们来此,原因却只有一个,访茶。
清早出发,一个小时之后,下了高速,我们转弯行到了公路之上,又行驶了半个小时之后,才得以瞧见大苏山的身影。
遥遥地望着那满身披绿的大苏山,打开车窗,探出头来,和暖的春风拂过脸颊,吹走了未消的睡意,吹走了长途奔袭疲累。
不多时,便瞧见了一座7层的高塔,塔尖直直地耸立在高空之上,塔檐层层舒展,恰好有一群小鸟飞过其间,倏忽间又飞入上空。
行不过10米,前方便传来黎山主的惊呼声,走上前去,发现原来有条蛇盘踞在右前方的沙石之上,蜿蜒的身躯,尖尖的脑袋向上微微扬起,似乎在向我们说着什么,又或者说,是在提醒我们:山间草木,皆是精灵。
小心避过它,我们转身走向另一侧的山林,拾阶而上,转弯,一座方石碑映入我们眼帘,但见上写着几个大字:东坡读书堂。
出得堂门,惊喜地发现,门口的石柱子上居然晾晒着一些的茶芽,失去水分之后,芽叶已开始卷作一团,阳光穿过树叶洒落下来,有的洒在台上,有的洒在茶上,是那样的自然。
从草丛间,捡得一只“小蝉”(山中的蝉,不知名),放于石柱之上,于是,便凑成了“蝉(禅)茶一位”。
想来,当年东坡先生与寺内的高僧大德一定也谈到过“禅茶一味”吧!
原路从“东坡读书堂”下来,那条盘踞的小蛇,已经离开,我们继续往前走,走过一段水泥路,便来到了净居寺门前,但见庙门上挂着一块大字匾额,上书着“敕赐梵天寺”五个大字。
庙门前,立着几株苍松古柏,看身形,至少也有两百年的树龄,枝叶盘结,有的像云朵,有的像灵芝,有的就那么蓬着,无视岁月,肆意生长。
跟门口几个闲坐的老奶奶打听好了茶园的方向,我们便转身离开,直扑茶园。
走过一方水潭,茶园迎面跃入我们眼中。
打眼望去,感觉有些惊讶,这一片园子里的茶树,个子虽然不大,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层次分明,最上一层点缀着嫩黄绿色,往下一点则呈现着褐色,再往下又是统一的苍翠,在往下苍翠中夹杂着紫色、枯黄色......
走到近处,看到前面立着的石碑之后,便明白了,只见碑上刻着“清代茶园”四个大字,小字上写得明白:清道光年(公元1828年),僧竺鼎植茶树六十余。
原来,这是一片近200年的茶园。
离开园子,看到边缘处,裸露的土层中,满是茶树的根系,有的根甚至比茶树本身还要粗壮,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茶树与它的根是对称的。
蓦地,一行人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这片小园子,敬意与感动油然而生。正所谓:山中不知岁月老 幸享一杯茶与禅。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诗云:
山色晴好 远芳含黛
山门矗立 巍巍大观
圣贤故至 千古流芳
草色天光 静居一寺
栋画楹影 一眼千年
草木葳蕤 茁茁茶香
清代至斯 辰光何在
豫茶严选 亲历其间
但见茶场 值季生产
樊樊绿叶 金芽凸现
幸甚至哉 减人工力
一日倏忽 乐不思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