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亮
朱元璋出生草根,祖上曾居于南京附近之句容朱家巷,爷爷辈辗转迁徙于盱眙,自己出生凤阳,由此可见其祖辈为生活颠沛流离之艰辛,家道之困窘。朱元璋孺名朱重八,曾祖朱百六,爷爷朱初一,大伯朱五一,父亲朱五四(从这些名字上可见其家庭成员社会地位之低下)。儿时生活穷苦,常年靠要饭度日,17岁那年四月,半月之内,父母、哥哥接连去世,而朱家竟无棺椁为逝者下葬,仅以三尺黄土覆盖。朱元璋做皇帝后每忆及此,总是禁不住哀叹“何其惨痛”!苦难的童年让他对底层百姓天生富有同情之心,也对贫富不均的社会制度深恶痛绝。这种朴素的情感,决定了他当皇帝之后,采取的许多革新举措,都带有浓厚的平民色彩,特别是以严刑苛政治理天下,管理官吏队伍。
朱元璋的革新措施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
重视农业生产。一是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实行军屯,倡种桑麻,发展商贸;二是土地改革,对全国土地测绘丈量、编印成册,然后依照地亩面积征税,杜绝了偷税吃空田弊端;三是轻谣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重典治吏,严惩腐败。一是亲自主持起草《大明律》,对贪污现象分列11条罪名,对行贿受贿同样惩处,凡贪60两者即追究刑责,格杀勿论。80贯以下杖60,80贯以上处绞刑。亲自编写法律文件,《大诰》,以案说法,是史上最严苛的一部法律(户部侍郎郭恒,因循私舞弊、贪污受贿被处死,3万多人涉案查处、上万人家破人亡)。二是广泛发动群众监督官吏,“凡守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或直接绑缚送上级官衙。常熟县农民陈寿六,因不满县吏顾英欺压,联合亲友把顾英捆绑起来,头顶《大诰》,押送南京。朱元璋查实顾英确有作奸犯科之实后,不但严办了顾英,同时亲自接见陈寿六,赏其20两白银,并将陈寿六立为民告官的典型,免其3年赋税,同时下令,地方有谁敢迫害为难陈寿六者,治以灭族之罪。三是以培训班形式对官员进行普法教育,规模最大一次的有十几万人,集中在京城学习《大诰》。四是把历史上自商周以来最为残酷的刑罚如族诛、凌迟(史载,最多一次凌迟犯人,割了3357刀,每10刀一问,最后才枭首)、枭令、墨面、文身、腐刑(宫刑,司马迁即受此刑,引为平生奇耻大辱)、挑筋、去指、剁手、砍足、抽肠、割鼻及枷项游历(重者游全国各州县)等集中施行,特别是“剥皮实草”之刑,为古今罕有,凡各地乡村里社之土地庙,均是剥犯人之皮处,谓“皮庙场”,除展览剥皮贪官外,还将人犯剥皮后以草填皮内做成“皮囊”,置于衙门厅堂内,以示警醒。五是强化监察制度,成立锦衣卫,锦衣卫只对皇帝一人负责,可以对皇帝之外的任何官吏拘捕惩处。后来朱棣等辈又建东厂西厂,成为特务组织,把正常的监察机关推到极端,成为举国上下闻之色变的恐怖机构。六是注重树立廉政典型,明史专家王丽梅编写了一本《明代清官故事》一书,收有51个明朝清官的故事。而整个明朝,有史书记录的廉吏多达120多个,其中朱元璋在位31年中就有80多个,如海瑞、于谦、况钟、杨继慎等。七是倡树俭朴之风。幼时在苦水里泡大的朱元璋生活节俭,他即位后,每天的早餐,多是蔬菜,最多加一道豆腐。而衣服床盖包括朝廷上陈设,总以朴素为要。他规定官场公费吃饭,只准以炒萝卜、炒韭菜、两碗炒青菜、葱花豆腐汤即“四菜一汤”待之,并亲自用此席面宴请群臣以为示范。这是“四菜一汤”制度的滥觞。八是完善干部监察、考核制度,亲手编写《诸司职掌》《责任条例》《到任须知》等法规性文件,全国张贴,严令遵守。
行政体制上,废除行省制,撤销中书省,取消丞相,建立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擦使司,三权分立,互相牵制,强化皇权。明立国之初的十三年间,先后有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4人任过丞相,这一体制运行中,皇权与相权矛盾日渐加剧,其中除徐达病逝外,汪广洋被赐死,李善长、胡惟庸灭族。自此,明朝再未设丞相一职,而清朝沿袭明制,后期有中堂、军机大臣之名谓,但终无丞相一称,所以胡惟庸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丞相。
军事上,废除大都督府(初为大元帅府、枢密院),建左、中、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互制,军权集于皇帝。
财政上,户部尚书郭恒贪污受贿案发之后,为防各级财会人员和官吏串通造假,营私舞弊,以堵塞账目改写之漏洞,朱元璋亲自主持发明了大写数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这是历史上以大写数字出现在财政金融业的首创,一直沿袭使用至今。
改革文风。刑部主事茹太素有一次上奏,文稿长达1万多字,朱元璋听了,认为有用者500字而已,于是下令,挑选短小精悍,没有穿靴戴帽之废话的奏章文书作范文,归纳出一种固定格式,昭示全国,凡公文,只准直奔主题,不许无病呻吟,自此上下文风大变,效率显著提升。
注重教化。一是尊孔重儒,发展教育,国家拨专款,广建学校,扩大招生;二是在全国大兴学习之风,自己率先垂范。朱元璋从小虽因家境贫寒未读多少书,但后天很努力,不仅在寺庙当和尚时用功夫读了不少经书,而且在战火硝烟的戎马倥偬时,仍挤时间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特别是做了皇帝后,更是废寝忘食地研读史书。因此,文化水平日益提高,成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的博学者。他在位31年间,常常自己动手起草重要文告、谕旨,曾经只用7天时间写成《御法道德经》一书,他一生除著成《大诰》初、续、三编外,还亲笔撰写了《祖训录》《皇明祖训》《资世通训》及十数卷《御制文集》。他规定,他的著作《大诰》一书全国每家一本,凡没有者,予以治罪,客观上,起到了对国人的教化启蒙作用。
倡导新风。一是下令每乡每村,均建“旌善亭”,刻农民善行义举于亭中,鼓励行善向好,对公认的孝子孝女,官家除予以精神物质奖励外,若其是孤寡之人,年届60岁,由官府安排入住养济院,养老送终;二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对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者,人人可抓起来送官府惩治。
广开言路。允许百姓赴京反映问题,各地官吏官卡一律不得阻拦,否则治罪。同时在京城午门设“鸣冤鼓”,普通平民可进京击鼓鸣冤告御状。
大规模移民。经元末多年战乱,许多地方人口凋敝,田地荒芜,朱元璋认为:“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人口增,正中原之急务。”于是下令从战祸较轻的地方向战争重灾区迁移人口,如“江西填湖广”“苏州填凤阳”。苏州移民有史所载且规模较大者至少两次,一是朱元璋消灭张士诚后,曾将数万户苏州富户迁徙到他的老家凤阳;二是洪武二年,朱元璋在凤阳兴建中都皇城后,又于洪武七年再次下令,将14万户江南富商迁到凤阳,以填实中都。这些富户被强制迁徙时,要求只能带走金银细软,其原有的房屋土地等不动产则被收归官有。还规定,这些富户迁徙后,不准随便离开凤阳。其后,朱元璋还数次下达圣旨,迁移全国各地的富户填充首都南京。朱元璋的强制移民政策,一直持续到其子朱棣执政的永乐年间,父子二人先后18次下令大规模移民,累计涉及人口数百万之巨,其中有十数万人迁移到信阳光山、罗山一带。现在太湖流域湖州市有信阳人后裔近30万人,当地民俗(正月十五为逝去先人送灯,以慎终追远,寄托哀思)、生活习惯、日常用语与光山、罗山一带完全一样。这些人是从江南苏州强迁信阳后,于明末成批逃回故乡的一支,他们在回归途中,看到湖州一带风景秀丽、土地富饶、人烟稀少,便定居下来,开荒种地,繁衍至今。不过追根溯源,这些信阳人,祖籍仍应是江浙之苏州等地。此外,朱元璋的改革举措还涉及外交、科举、文化、民族政策以及民生养老,如家有70岁老人可免一人差役,官府建有免费的养济院、医院、公墓和保障房等,使明朝初年成为封建时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时期。
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及民风、民俗方面的深化改革,明初期,出现了民风淳朴、官风清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局面,有史家称之为“洪武之治”。而之于朱元璋本人,清顺治帝评曰:“历代贤君,莫如洪武”;康熙立碑赞朱元璋功绩:“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而立,纬武经文……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一代伟人毛泽东则说:“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