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县委书记 许远福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市撤地设市20周年。40年来,罗山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紧紧抓住历史赋予的发展机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务实奋进,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经济欠发达的实际,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
坚持转观念、求突破,改出发展新动能
40年来,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我们从罗山实际出发,积极推进思想解放、改革创新,在找准落后地区加快发展之路上,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与追求,增强持续发展活力。在顶层设计上,创新提出“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三产活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和建设“实力罗山、文化罗山、生态罗山、幸福罗山”“一核两带四轴四区”等发展目标,发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开启新时代罗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征程”的强力号召,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重点,使县域经济更具特色、更有保障、更富活力。在深化改革上,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大上项目,上大项目,非公企业活力迸发;农村改革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国家农村试验区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被省委机关刊物《河南工作》刊发;各项配套改革统筹推进,实施了县乡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三十五证合一”,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方式,打响“365”服务品牌。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立足罗山实际,持续深化探索,形成了医养结合、基层矛盾化解、职业教育助推脱贫攻坚新模式等一批改革工作亮点,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在对外开放上,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开放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全县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544万元,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9.0亿元,引进项目16个,总投资38.2亿元。
坚持调结构、促转型,改出经济新活力
40年来,面对传统产业比重大、转型发展任务重的形势,我们转中抢机、稳中求进,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实现了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同步提升。201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9.7亿元,是1978年的109 倍;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79.8︰6.2︰14调整为2017年的24.7︰35.7︰39.6;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86.5亿元,是“五五”计划期间投资总额的902.8倍。围绕提升工业发展集聚能力,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补齐设施短板,持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服务功能,强化集聚功能,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两大百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县产业集聚区荣获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称号,晋级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3亿元,是1978年的100倍。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粮食产能,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着力建设“三区三园一体”(“三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一体”:田园综合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51.4万亩,发展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集群2个,4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打造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河南名牌产品12个、河南省著名商标产品8个14类,2017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46.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24元,分别是1978年的97.7倍、74.7倍。围绕供需两侧发力,发展全域旅游,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文化娱乐、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灵山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何家冲红25军长征出发地被评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302万人次,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增收13亿元,县特色商业区入驻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42家,位居全市第一,成功晋升为一星级特色商业区。
坚持治污染、优生态,改出环境新质量
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住环境容量上限,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强化环境准入制度,严控高消耗、高排放项目建设,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持续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启动实施“清洁土壤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六控”措施,狠抓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不放松,确保PM2.5、PM10浓度稳定下降,全县空气优良天数在240天以上;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全面推行河长制,持续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加快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探索建立土壤修复治理项目管理制度。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龙山水库、石山口水库等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达38.4%,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21个,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灵山镇、铁铺镇被确定为全省美丽宜居乡镇,钓鱼台、胡大塘等7个村被确定为全省美丽乡村宜居乡村试点村,灵山村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何家冲村入选全国传统村落名录。
坚持建城市、美乡村,改出城乡新面貌
40年来,我们始终着眼于优化城乡基础设施、改善城乡基础条件,以打造“工贸旅游、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不断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抢抓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重大机遇,主动对接市“6+3”城市组团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2017年,县城建成区的面积由1978年的不足2平方公里扩大到23.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1978年的不足2万增加到22.5万人,城镇化率达43.8%。围绕促进县城人口集聚,提升城市品位,实施城建项目84个,完成投资51.9亿元;持续开展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和“三违”整治,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立足小城镇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完善基础设施、强化配套功能,建成了一批经济强镇、农业大镇和旅游名镇,灵山镇成为全国重点镇,周党镇被确定为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启动实施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县域全覆盖、17个乡镇厕所改造新建工程,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创建省级以上传统村落25个。
坚持富百姓、惠民生,改出社会新和谐
40年来,我们坚持把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努力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变为现实。严格落实惠民利民政策,扎实推进市“十件实事”和县十项民生工程建设,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民生领域支出连续多年达到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点做实贫困户增收、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建设“三篇文章”,着力强化调整充实结对帮扶、加强第一书记管理、规范完善基础资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做好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工作运转效率、加大资金投入监管、推进非贫困村脱贫、狠抓典型示范带动“十项措施”,贫困村、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97个、70431人降至2017年年底的35个、26159人。坚持科教兴县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协调发展各类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大力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落实二孩政策,成功创建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新建立“3+2”协调联动机制,不断加快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平安罗山和法治罗山建设,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区)。
坚持转作风、强基层,改出党建新局面
40年来,我们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和最大政绩,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抓实党的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并结合实际,先后组织开展了“四进四提升”“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双重组织生活会和谈心谈话制度,认真落实党内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突出实绩的用人标准,注重在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选拔干部;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激发党员干部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增强活力。做好党建促脱贫工作,开展争做“三新好干部”竞赛活动,持续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大力开展新兴领域“双增强双覆盖”专项行动,全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81.2%和66.1%;落实一线工作法,驻村团队吃住在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脱贫不回城,不摘帽不脱钩。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狠抓巡视巡察工作,深入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组建监察委员会,形成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败体制,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