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阳
改革开放以来,固始县人民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为动力,年年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用勤劳的双手,构筑了“外洪能挡、山洪能防、内涝能排、遇旱能灌”的水利工程体系,一座座水利工程,一处处水利设施,为固始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固始治水史上写下辉煌的篇章。
固始县连续11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累计21年被评为“省红旗渠精神杯先进县”,并荣获“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20年获杯10次以上先进县”称号。
团结治水展宏图
固始县地处南北气候交汇和过渡带,加之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殊,导致丘岗易旱,平原和洼地易涝,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大水窝”。但是,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勤劳勇敢的固始人民没有屈服,抗灾斗争感天动地,治水传统世代相传。从20世纪50年代声势浩大的治淮开始,固始人民就始终战斗在治水一线,兴修了一大批治淮及农田水利工程。
1984年至1985年,固始县在沿淮乡镇进行水利建设试点,开展疏内河、排内涝等工程,先后治理了局部河道,对通连史灌河、泉河的竹楼河进行了上下堵口,使长期遭受水灾的徐集、丰港两个乡得到了根本治理,国家水利部和省政府对固始县的治水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1987年,固始县明确提出了“高筑堤、深挖塘、渠配套、疏内河、排内涝”的15字治水方针。当年秋冬,固始县调集20个乡镇20万民工开展了根治石槽河大会战。治理过程中突遇寒流,暴风雨雪骤降,20万治水大军风餐露宿,参战干群三上三下,连续奋战40多天,挖填土方320万立方米,爆破冻土和风化石5万立方米,开凿出一条长达15公里的人工河,使沿河3个乡镇的10万多群众和6.5万亩农田免受洪水之苦。通过石槽河治理大会战,勤劳勇敢的固始人民从心灵深处喊出了“宁肯苦干、不愿苦熬”的口号。随后固始县又把这个口号升华为“固始精神”,也是为了坚定全县人民兴利除害、向洪涝灾害宣战的信心。
1991年淮河流域大水灾过后,固始县按照国家“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治淮方针,实施了淮干童元、黄郢、建湾3个行洪圩区移民安置和铲堤,以及史灌河古铜寺切岗护岸工程。固始县坚持“快、准、狠、稳”的原则,历时5年,先后完成童元、黄郢、建湾3个圩区近1.5万人的迁移安置,并因地制宜,使移民们安居乐业。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来固始县视察工作时,称赞固始移民铲堤工程是“治淮史上的一个创举,其经验值得在淮河流域推广”。
从2000年开始,淮河干流陈族湾、大港口治理工程开工。为了确保快速高效完成施工任务,固始县明确了“顾全大局、团结治水、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指导思想。针对移民安置经费少、工期短、质量要求高等情况,全县上下一盘棋,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掀起一次次施工高潮,实现了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任务的目标,开创了固始县新时期治淮的先河。这项工程完成国家投资2.135亿元,新筑淮河堤防14.7公里,建移民新村7个,使之成为沿淮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1年12月2日,被列入国家“十五”治淮战略骨干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主体工程在安徽省霍邱县姜家湖乡正式开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涉及豫皖两省的固始、霍邱、颍上、阜南四县,工程搬迁人口2.56万人,工程占地1.92万亩。为确保“三年工期三年完成”的总目标,保障淮河中下游淮北经济和能源基地的安澜,作为淹没影响区的固始沿淮8乡镇、63个行政村20.9万人民群众,再次响应县委、县政府“团结治水、顾全大局”的号召,弃小家、顾大家,积极拆迁。该项工程共完成永久占地1084.5亩,临时占地4225亩,拆迁房屋3.63万立方米,加高加固堤防54公里,险工长9.59公里,堤基防渗16.9公里,重建排涝闸18座,新建扩建提排站9座,撤退道路28条,长105.9公里,总投资2.64亿元。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淮河中游无防洪控制工程的历史从此结束,也承载着固始人民所作出的无私奉献,再次展示了豫皖人民精神风貌,谱写了团结治水颂歌,共同绘制和谐社会的美丽画卷。
自1949年以来,固始县共完成水利投资25亿多元,土石方4亿多立方米,修筑淮河干支堤防长590公里,兴修防洪排涝闸182座(≥5m3/s),兴建机电排灌站153处,10970千瓦,机井301眼(≥20m3),深水机井95眼,装机12245千瓦。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1.47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0.97万亩,除涝面积43.7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25.2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3.35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26.7万人,基本形成防洪、除涝、灌溉、饮水安全体系。
改革开放创辉煌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固始水利建设的重要分界线。面对水旱灾害频繁的县情和“水利不兴、农业不稳、百业不举”严峻形势,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固始县立足实际,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制订了“治水与开发利用水资源相结合,工程措施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为动力,提出了“宁肯苦干,不愿苦熬”的口号,年年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固始水利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固始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固始河道安澜,民生水利润民心。
——加快防洪保安体系建设,防汛抗旱减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固始县水旱灾害交替发生。2006年出现长时间的旱情,2007年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2008年-2009年冬春之交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干旱,2010年南部山区发生了严重的山洪灾害。面对水旱灾害,全县上下协同作战,广大干群奋力抗灾,取得防洪抗旱斗争的重大胜利。“十一五”至今,全县防洪减灾效益10亿多元,抗旱灌溉620万亩次,水利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粮食连续多年获得大丰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推进民生水利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稳步推进
2005年,固始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工作。自“十一五”规划至2017年,固始县连年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十件实事”的重要内容,各乡镇及水利部门将保障饮水安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狠抓落实,强力推进,截至目前,共建各类供水工程上百处,解决了32个乡镇办事处、146个行政村、101.5767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丰硕
“十一五”以来,固始县先后实施了梅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堤防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史灌河险工护岸、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项目、水土保持建设项目、抗旱夺丰收应急灌溉项目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治水资金达35.0亿元,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141.47万亩,除涝面积达45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发展到125.28万亩,治理水土面积163万亩,达到或接近十年一遇的标准堤防长达246公里,初步形成了“外洪能挡、山洪能防、内涝能排、遇旱能灌”的水利工程体系。一座座水利工程拔地而起,一处处水利设施岿然屹立,给固始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强化粮食安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创佳绩
以“红旗渠精神杯”和“固始县精神杯”竞赛为载体,固始县将灌区渠系标准化建设、堤防工程、坑塘改造等工程作为每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头戏,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连续不断地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极大地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形成了一条较为完善的水利链条,使固始水利蓬勃发展,由规模水利转换为节约化水利。水利事业不但成为固始县崛起的一个杠杆,而且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切实实从水利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2010年,全县粮食生产总量历史性突破24亿斤,2017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0万亩,总产达到21.6亿斤,连续11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如今的固始古邑新颜,银渠输碧水,金堤锁蛟龙,淮水泻千里,沃野旱涝收,再不复赤足千里、汪洋一片了。
——深化改革创新,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
“十一五”以来,固始县编制了水利综合专项规划,8个水管单位、867人实现了管养分离,落实了“两费”915万元,位居全市前列;实现了县乡水资源权属管理的统一;全面完成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基本构成水利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全县水利信息化水平,为科学决策、科学调度、科学管理、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到了“建得起、管得住、运行好”。
据统计,自“十一五”以来,全县累计完成水利基建投资近42亿元,是“十五”投资的10.5倍,为“十一五”规划投资目标6亿元的7倍。40年的旱涝交替,天灾人祸,固始人民不屈不挠,秉承“红旗渠精神杯”精神,坚持不懈兴水利、除水患,使得固始大地依靠现有的防汛抗旱体系,得以保障丰收季节的稻菽飘香。
任重道远谋发展
水利兴,仓廪实。改革开放40年来,固始县水利建设的变化带来了农业生产的巨大变化。全县粮食每亩单产从新中国成立时的43.4公斤提高到520.9公斤,粮食年生产总量从新中国成立时期的1亿公斤提高到12亿公斤。水利建设增强了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在历次洪涝灾害中,全县人民凭借已有的堤防、涵闸、机电排灌站等水利设施,抗洪抢险,抢排内涝,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同时,在历年抗旱灌溉中,由于各涵闸蓄水保水,各机电灌溉站开机送水,使得大旱之年常夺丰收。
随着全面推行河长制、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水利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固始县水利建设也迈入新阶段,白果冲水库、引鲇入固等工程建设,湖洼地的全面综合治理,将有效改善沿淮乡镇内涝灾害频繁局面,史灌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也将进一步增强沿岸40多万人的防洪保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