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勇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鸡公山酒业,在浓郁的酒香中,探寻鸡公山酒业的时代脚步。在轻拢慢捻间,揭开鸡公山白酒从烧酒坊到信阳名片的神秘面纱。
信阳,因鸡公山而享誉华夏。地处江淮之间的鸡公山,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溪流潺潺,气候温和。得天地之精华,这里盛产佳酿。
新中国成立前,有位叫蔡富生的农户生活在鸡公山脚下。他从先辈手中接下烧酒作坊,酿造出了远近闻名的鸡公山粮曲酒。酒香不怕巷子深,蔡富生酿造的纯粮白酒一时成为方圆几十里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味道。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进驻鸡公山,鬼子兵经常洗劫鸡公山镇,并逼迫蔡氏酒坊无偿供酒。为了延续祖传的烧酒工艺,蔡氏烧酒坊被迫迁移到信阳三里店的桥南街上,继续鸡公山粮曲酒的生产营生。当时,蔡富生经过反复钻研、不断探索,酿造出了十里飘香的三里店鸡公山粮曲酒,以每月3000斤左右的产量,供应市场消费。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1949年4月1日,信阳市宣告解放,信阳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当时的县级市)。同年9月9日,由信阳市人民政府出面,委派解放军南下中留下的工作队员,联合蔡家烧酒坊业主蔡富生,公私合营为地方国营信阳酒厂。酒厂厂址也由三里店搬迁扩建在信阳市解放路1号,同时指派中共党员赵新梅为厂长,蔡富生任生产技术副厂长兼任生产技术股长,带领原班技术骨干,开始了艰辛的、布满荆棘坎坷的创业之路。
“1949年至1959年的10年期间,鸡公山酒业逐步改造、扩建、发展、壮大。两吨锅炉车间建成,制曲车间、白酒车间、酒库、粮库以及厂部各股室配套齐全,从此走上了国家统筹计划经济的行列。近60条投粮600多斤的发酵池建成投产,三个班生产65度原浆曲酒日产量600多斤,全年产量20多万斤,为当时物质极端匮乏的社会需求做出了重大贡献。”仍健在的原酒厂技术员刘德志谈起当年酒厂的辉煌还充满自豪。
20世纪60年代,信阳酒厂伴着计划经济的发展,注重引进科技人才。当时接收了一批大、中专毕业生为酒厂技术员,进行技术改良和产品创新。同时在粮食白酒生产的基础上,建设成年产5000吨食用酒精能力的小液体车间,使白酒的生产销售全年达到1000吨,全年产值上千万元,利税近200万元,工人队伍也增加到200多人。70年代,酒厂人才不断引进,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不断创新,品质及销量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产品远销四川、湖北等地。此时信阳酒厂改制为信阳市酿酒总厂。80年代,信阳市酿酒总厂又改制为信阳市酿酒工业公司。90年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鸡公山酒业在一届届厂领导的实干下,不断绘制酒业发展宏图,努力巩固酿酒公司发展的成果,并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及需求,提出上项目、上质量、创品牌、向市场要效益的口号,率领公司科技专家攻关老窖酿酒新技术,研制开发出高新科技产品——鸡公山大曲酒和鸡公山粮液酒。
两种新产品一经投放市场,立即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科技的创新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公司的利润逐年上涨,每年的产量实现了历史的突破,达到12783吨,年销售额2021万元,年创利税400万元,人均利税5390元,公司总资产也达到1.5亿元,其中企业净资产8000万元。这期间,鸡公山酒业荣获了巴黎国际名优酒金奖、国际名优酒香港博览会特别金奖等一系列国际名奖。
上下五千年,醉美鸡公山。虽然经历了40年改革开放的大潮,但信阳人唇齿间仍保留着鸡公山粮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