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主明
信阳市西南二十多公里的地方,有一片蓝莓园。几十亩坡地,有山林拥抱,碧水环绕,风景十分秀丽。
这里原是荒坡野岭,荆權杂陈,野草丛生。十年前,来了位中年人,垦荒种上了蓝莓。
当时,我刚刚认知这种果子,信阳市没有,大城市有卖。在超市里,一小盒二三十元钱,划二百多元一斤。
为什么这么俏?这么贵?有资料介绍,它的浆果中营养成分很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功能等功效。尤其是富含花青素,可以活化视网膜,强化视力,防止眼球疲劳。
这么好的植物,别说种植,以前见都没见过。但是认准了就想法干起来。先是垦荒,把荒坡变成熟地。再从外省买回树苗,请来技术员,指导栽培。连肥料,也是从外地购进专用有机肥。
蓝莓好吃树难栽。特别是幼苗的栽培,费工费神。等到挂果,所有果园都得用网遮盖起来,不然,成熟的果子大都会被鸟儿享用。
经过十多年的苦心经营,这片园子已经生机蓬勃,初入盛果期。其间,有人从他这里获取信息,受到启发,取了经,回去建了自己的蓝莓园。
这个园子的主人名叫张全忠,有人称他张老板,我习惯叫他全忠老弟。
他入过伍,带过兵,军官转业,回家乡安排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不久,他辞去了职务,开始了新的创业。
我与他哥是同学,与他又同在一级政协任过委员,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熟悉他。第一次相见,还是市侨联主席牵的线。
为什么不联系呢?后来才知道,他只想静静地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不愿意给別人添麻烦。
“蓝莓昨天开釆,有空过来看看吧?”他打过电话后,通过微信发来一条定位信息。
现在出行真是方便。按照定位,使用导航,轻轻松松,就到了浉河区十三里桥乡学堂岗村蓝莓生产研发基地。
苍松麻栎树,拥抱着一个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大门朝南,门外竖挂着“十三里桥学堂岗村蓝莓生产合作社”的匾牌。大门洞开,门房清风习习。正中,摆放一张四方小桌,桌面放着茶叶盒、水杯、新摘的蓝莓果,桌下有一个保温瓶,周围几个小凳。想吃蓝莓,想喝毛尖茶,自己动手,随意。
园主张全忠从十三里桥街上购买食材匆匆回来,热情地与我们打了招呼,顺势脸朝里坐在门槛上,陪着我们叙话。“昨天凌晨四点起,夜里十二点睡,没觉得累,就是腰疼”。他微笑着对我们说。
“昨天开园,釆了五百斤。今天再抢釆一天,明后天有雨,天一晴,再釆第二轮。”话语看似轻松,实际上并不轻松,微笑掩盖不住脸上的倦容。
他的身体是较棒的。他喜欢游泳,在浩渺的南湾湖里击浪,曾经从浉河港游到南湾大坝,历时六个多小时,也是冬泳爱好者。尽管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时间待在蓝莓园里,体力劳动,并不感觉轻松。苦累不会因为好心情而化为乌有。一天十多个小时忙下来,腿酸腰疼,他都默默地忍了。
开园了,特别操劳。“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季节不等人,市场不留情。既要适时釆摘,又要及时销售。釆得好,销得快,才出效益。当家人更知柴米贵,他能不辛劳么?
“能釆多长时间?”我们问。
“一个月”,他说。“去冬雪大特寒,冻死蓝莓树两百多棵,今秋还得补种。今年蓝莓果减产,等到摘够3000斤后,就轻松了。”
土里刨食,最耗体力。培育蓝莓,每年的中耕、除草、施肥、釆摘等,样样都需人力。好多事,他都是亲力亲为。釆摘时节,请一些人帮忙,要为大家准备吃的。加上应酬朋友,招呼游客,时间特别紧张,用一刻千金来形容,并不夸张。
这期间,他的老伴也放下城里的事情,赶过来帮忙,跟着从天亮忙到天黑。
忙、累、压力,有精神支撑,才能挺得住。看着一颗颗蓝色的小精灵,听着一句句赞美声,笑意泛于脸上,甜美润于心头。
是的,他干得这个事业,虽然盈利不多,却是个甜美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