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贫困地区要发展,困难群众要脱贫,注重激发内生动力是稳根本、保长远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生动力之要,在于“内生”,是一种志气、一种观念、一种精神、一种干劲。贫困群众既是脱贫的对象,更是参与攻坚的主力军,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至关重要。如果只强调外部帮扶而不注重内生动力,不注重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仅靠外部帮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内生动力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深度贫困地区要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集中总攻阶段,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我们创新思路和办法,在用好外力的同时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确保脱贫成果高质量、可持续。
不怕人穷,就怕志短。自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来,在全市脱贫攻坚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真抓实干,信心百倍,涌现出一大批脱贫先进典型。然而,在工作中也有少数人存在“等靠要”思想,甚至出现了“输血式”“寄生式”脱贫的苗头。究其原因,除了贫困户自身不思进取的内因外,一些不扎实、不精准的扶贫方式,也助长了部分贫困户的消极依赖心态。实施精准扶贫,激发内生动力,我们既解决物质贫困,更解决思想和思路上的“贫困”,充分激发出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斗志和决心,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内生出脱贫致富的源源动力。
激发内生动力,需找准着力点,帮到点子上。“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扶起志与智,脱贫就不能一味扶、推着走,要强化思想扶贫,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做好典型引路上下功夫,注意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激活贫困户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这需要我们坚持扶贫与扶志、扶产业与扶智慧相结合,做好群众的教育、培训和组织工作,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的“精神短板”“能力短板”,让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勤劳摆脱贫困、用奋斗收获幸福。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假如贫困是座山,即便高耸陡峻,但只要我们立下愚公志,就一定能翻过去;脱贫这条路,就算蜿蜒崎岖,但只要我们横下一条心,就一定能抵达胜利的终点。全市县区、乡镇、村组等各级组织和各有关部门都必须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切实树立“夜里不能寐”“食不甘味”的责任担当,带领贫困群众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大外力,激发内力,形成集中总攻、合力攻坚的强大气势,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确保高质量打好打赢我市脱贫攻坚战。
幸福不会从天降,脱贫必须靠奋斗。摆脱贫困,一定要注重激发内生动力,给扶贫对象精神上补钙、意志上充电、举措上助力。有了强大的外力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我们就能集众智、汇众力,决胜全面小康,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