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只有对形势了然于胸,才会有行动上的勇毅果敢。正确分析面临的形势,是为了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打好集中总攻的主动仗。
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深刻分析了当前脱贫攻坚形势:“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挑战依然巨大,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依然不少。今后3年要实现脱贫3000多万人,压力不小,难度不小,而且越往后遇到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近日召开的全市脱贫攻坚第八次推进会强调,必须正确分析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狠抓工作重点、压紧压实责任,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全面发起集中总攻,坚决打好打赢这场硬仗。
今年是我市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既进入了由全面推进转为集中总攻的要紧战事,又担负着6个县、18.6万人全部脱贫摘帽的政治责任。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唯有树立信心、保持定力,才能一鼓作气、夺取全面胜利。过去几年,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信阳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摆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减贫成效突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实质性成果。这为信阳确保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与全国同步奔小康积累了经验,增添了信心,筑牢了基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从当前各级督查、评估反馈情况看,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认识不清、工作不实、责任不严等问题,亟待抓早、抓紧、抓实解决。在集中总攻的关键节点上,我们要对照向总书记看齐这个标杆,想一想重视程度高不高;对照艰巨任务,想一想紧迫意识强不强;对照精准扶贫方略,想一想工作作风实不实;对照高质量脱贫要求,想一想能力水平够不够。只有正确厘清当前形势,我们才能把真抓的作风树起来,把狠抓的干劲鼓起来,把会抓的本领提起来,抓好落实更上一层楼。
“行百里者半九十。必须再接再厉,发扬连续作战作风,做好应对和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准备。”习近平总书记点中了扶贫工作的要害。贯彻落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当前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扎扎实实把信阳脱贫攻坚战推向胜利。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纳入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把扶贫开发工作上升到事关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和底线任务,是市委、市政府向党中央、省委立下的军令状,也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层层签订的责任书,是我们必须坚决完成的硬任务。
形势逼人,不能懈怠。我们必须上下一条心,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背水一战的决心、抓铁有痕的举措,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带领信阳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绘就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