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靖
金刚台,地处大别山脉腹地,鄂豫皖三省交界,距沪陕高速下站口30公里,于商城县城东南15公里,为苏仙石、金刚台、伏山三乡所拱。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境内千米以上山峰十余座,素有“鸡鸣听三省”之说。其主峰海拔1584米。巨石高耸,一柱擎天,有“中原第一峰”之誉,为大别山在河南省境内最高峰。
遍考名山大川,“金刚台”特别。许多山,其名,多依山之形,或依历史典故,或依地形地貌,或依建筑地标,或依特殊经历,而“金刚台”,其名含义难以猜度。许多游客到此,仰慕此地是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厚重,素有“金刚台红旗不倒”之说,还有山顶的猫耳石(实乃“猫儿石”,县志有记载),其状妙巅。至于名称,游客也问,但导游多半引用的是民间故事。《商城民间故事》记载四种神话,概括为秦始皇赶山说、大禹治水说、龙王镇妖说、玉猫贪心说。诸多神话,虽具浪漫情调,但终不能入载典籍,不足为考。近来,商城县大力打造旅游文化,在此之机,拨冗正源,对于突出特色,强化旅游业,大有好处。也因此,有朋友托我为金刚台纂写简介,再三嘱咐,要写出独到,写出滋味。思之,所谓独特和滋味,不是杜撰,而是力证,并突出山水文化特点。于是拥此指导思想,遍查古籍,如《尚书》《水经注》《括地志》《山海经》以及《商城县志》四本(自明嘉靖至民国)等,并在网上搜索,查看当下人之考证宏论,忽然发现,金刚台之名存在两大误区,在此厘清,十分必要。
一是金刚台之名起源的时间问题。《山海经》里面只指出了位置,也就是在熊耳山外方以东约150公里。《水经注》批阅灌河发端于商城县黄柏山(决水之入淮,俗谓之浍口。非也,斯决、灌之口矣)。商城最早的县志【明嘉靖】本记载“山四十有九曰金刚台。在县东南三十里,沿茅六十里。势极崇峻,双峰高峙,旧名石额山。上有风洞龙井,祈雨骤应。绍兴初,张昂据为寨所……”光州志沿袭了商城县志记载,只注明宋嘉熙年间,更为具体,此从略。从记载的文字考证,“金刚台”最迟应在南宋时定名,因《商城县志》【明嘉靖】记载“四十有九”,也就是说“一统志”所说,从民间调查所得,四十个人有九个说此山为“金刚台”,并说明此山旧名为“石额山”,只是近来才叫“金刚台”。至于“近来”具体指什么时间以及为何叫“金刚台”,此处未标明。《山海经》《水经注》等都无记载,这就说明此山叫“金刚台”,最晚也是在南宋年间。
二是金刚台之名的来历问题。网上晒出王风林先生的一篇文章,质疑金刚台的传说,并推断该山与佛教有关,很有道理。山海鼻祖《尚书·禹贡》云:汉水南至大别入江。《春秋左传》定公四年,吴师伐郢,楚子常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未载“金刚台”之名。且《尚书》之大别山与今之大别山脉是有区别的。《山海经》也记载了此段文字。《山海经》为郦道元所著,郦道元乃北魏河北人,说明北魏以前,此山是没有名字的,或为民间所称“石额山”甚至“石头山”(因山顶有两块巨石,我觉得叫“石头山”更为可信)。从北魏至南宋,数百年间,金刚台之名是如何来的呢?遍查资料,都未详载,依据有关佛教盛行时间以及高僧足迹推断:此山与佛教有关,此山应在唐时命名。为此,一家之言,让方家拨冗。实际上,“金刚台”在《金刚经》里就是“莲花台”之意,叫金刚台,乃佛教用语。据光山县志记载,北齐天宝五年(公元554年),高僧慧思来光州,开坛说法,“数年之间,归者入市”(想来也有金刚台附近人),在讲经之余,遍及光州寺庙以及名山大川,商城在当时属光州,金刚台,此山卓尔不群,慧思来此,并在山顶打坐,因山势雄伟,道途险陡,慧思未能在山顶建寺庙,至于给该山命名,无据可考。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律宗大师道岸(光州人)率弟子鉴真等从长安返回故乡光州,为追念天台“二圣”(慧思、智顗),在大苏山建造了气势恢宏的寺院,始名净居寺。唐·高僧鉴真六次东渡,五次失败,来光州时,途涉此地,见奇峰穿云,雾霭升腾,逐至山顶。山顶实乃方圆数百丈平地,打坐歇息,疲倦顿消,忽观云海缥缈,再赏五峰叠翠,如置菩提树下,叹呼:“踏雪东瀛海,此显莲花台;金刚实为柱,涧流分江淮。”如此表明,“金刚台”乃为唐高僧东渡时涉此命名,为其弟子(光州)所记,后流传民间,并在“一统志”时记录下来。
金刚台之名考源,实为初探。此初探,旨在厘清山名,找到滥觞,重现商城山水厚重的文化背景,不为世间谬传,为当下新兴的旅游业增添文化滋养,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