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时秀敏
“叫的叫郎门啦站的站过来呀,小奴呀叫你学做买卖呀……”2月25日,农历正月初十,光山县晏河乡河棚村潘志伦家门口,大红的彩虹门格外喜庆,红艳艳的大戏台前座无虚席。光山花鼓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魏桂香身穿戏服,掀起台前的帘幕,款款而来,摆开身段,委婉的唱腔百转千回,赢得了阵阵掌声。
这里是戏台,也是潘志伦小儿子潘松大喜日子的婚礼现场。
“花鼓戏热闹喜庆,乡里乡亲爱听。”潘志伦告诉记者,五年前大儿子结婚时他也请了花鼓戏班。婚丧嫁娶、乔迁新居、老人祝寿、喜得贵子等红白喜事,请唱大戏,如今在光山城乡,日益成为一种习俗。
“花鼓戏老百姓爱听着呢!这不,年前我们好运来戏班唱到腊月二十九,年后从正月初三到现在,一天都不得闲。现在已经排到月底了。”台下,魏桂香的二徒弟何玉华边做着上台准备,边乐滋滋地说。
光山花鼓戏是由豫南地区民间小调、山歌、歌舞、小戏并融合楚剧、黄梅戏唱腔,吸收汉剧、曲剧的艺术特点,逐渐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地方小戏。其雏形最早可追溯到宋代。苏东坡曾在《仇池笔记》中记录了光山人“群聚讴歌”的景象。据《乾隆光山志》记载,当时已有花鼓戏演出,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2014年11月,光山花鼓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光山花鼓戏在光山有悠久的传承,现在老百姓生活好了,更受欢迎!请一场戏,少则两三千,多则五六千,主要是根据主人家的需要,决定演出剧目和参演人员。”何玉华说,作为光山花鼓戏第六代传人,在她的影响下,她的丈夫和两个女儿也都加入到了演唱花鼓戏的行列,就连12岁的儿子也能唱上几段。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唱腔优美、对白诙谐幽默的光山花鼓戏,作为国家级传承人,只要能站上舞台,我就一直唱下去,让光山花鼓戏得到更好地传承,为小康生活增乐添彩!”走下舞台,魏桂香打开了“话匣子”。
台上,两个正值妙龄的徒孙女方冉和方颖平一开唱,魏桂香就欣慰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