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浩 刘伟峰
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淮滨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95亿元,突出重点支持,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好钢用在刀刃上,使财政涉农资金发挥更大效益。
全方位,应整尽整破壁垒
淮滨县瞄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的目标,对中央、省、市和县安排的相关涉农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统筹使用,做到全方位、全覆盖应整尽整。其做法可圈可点:
整合上级资金不打折扣。2017年,全县共统筹整合51类财政涉农资金近4亿元。
县级预算安排不留缺口。2017年全县财力预计有4亿多元,县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咬紧牙关,从预算内拿出近1/4用于脱贫攻坚。
资金进“池子”不搞“特殊”。所有列入整合范围内的资金,一律先进全县整合资金“池子”,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安排使用。
撬动社会资本不嫌“贫富”。该县通过财政投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论资金规模大小,都纳入撬动之列。
早谋划,争取主动促实施
早谋划,逐步实现由“资金等项目”向“项目等资金”转变。该县按照“群众诉、班子议、乡镇审、部门核、小组定”五步工作法谋划项目。
早在2017年9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就提出了要提前谋划2018年扶贫项目要求,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及时印发了项目申报指南,对2018年项目申报原则、责任划分、申报流程进行了明确。
根据“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脱贫目标走、目标跟着脱贫对象走”的要求,围绕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等三大方面,以底子薄、基础差、群众要求强烈为重点,做到切实情,务实际,求实效。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先后召开项目谋划会6次,对2018年项目进行了详细研究安排,制定了《淮滨县扶贫项目库管理办法》,县脱贫攻坚督查组和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将2018年项目谋划作为重要的督查内容,与项目推进一起督查,确保了项目谋划的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围绕2018年脱贫攻坚规划,对谋划项目进行严格评审论证,相关部门先后召开项目评审论证会30余场次,评审通过项目117个,资金规模超过12亿元。
强推进,多措并举提效率
为进一步提高整合资金使用效益,淮滨县从2017年8月开始,拉开了“百日会战”序幕,强化责任,界定时限,采取一月一例会、一周一通报、每日报进度等措施,形成了责任单位和乡镇你争我赶、大干快干实干的良好局面。
强化督导助推进。由县扶贫、县财政、县审计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巡回督查,每周通报,每月召开推进会,通报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确保进度。
简化程序快推进。县财政部门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简化工作流程,减少中间环节,专人负责收转,集中签批,集中拨付。各项目单位也明确专人,统一签字,统一报账,由以前几天完成支付,缩短到当天完成支付,大大提高支付效率。
严肃问责逼推进。该县对促而不动、工作落后、进度缓慢的7个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警示约谈,跟踪问效,补齐短板。全县2017年221个扶贫项目实施进度达到99.6%,资金支出进度达到96.7%。
严管理,建章立制防风险
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切实加强整合资金监督管理,积极防范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
在信息系统中实行监控。及时召开了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建设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淮滨县预算执行系统流程图》,按时启用了预算指标上下级贯通系统,确保了全县扶贫资金监管系统信息互联互通。
在公开透明中规范操作。该县制定了《淮滨县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实施办法》,对公告公示的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要求,对所有需要公示的内容全部按要求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在建章立制中保障安全。该县建立了《县级推进扶贫项目实施、资金支付日调度和周联席会议制度》《淮滨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和审计工作制度》,印发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使整合工作和整合资金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重实效,瞄准目标齐发力
该县按照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的要求,结合实际,瞄准目标,精准发力,注重实效。
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该县安排资金2.5亿余元,修建村内道路、新打机井、桥涵、疏通排涝沟等,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为发展壮大产业,安排资金6000多万元实施“多彩田园”项目,建设扶贫车间、种植弱筋小麦、扶持97个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等,产业带动脱贫效果明显。为提高创业技能,安排资金111万元对2041名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短期技能培训;对104名贫困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助学补贴。为增加贫困农户获得感,安排资金5000多万元,对900多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对8万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进行补贴、代缴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筑起第五道医疗保障线;对16-59周岁贫困人口5万多人代缴养老保险,大大解决贫困户住房条件差、看不起病的问题。为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安排资金1500多万元实施金融扶贫项目,支持280户发展种植、养殖业,带动1050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