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党 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生命,定格在他深爱的土地上


——追记息县张陶乡胡庄村党支部原书记胡国民

本报记者 张勇 秦旭

时至深秋,息县张陶乡胡庄村的村民正抢天夺时秋种秋播。千亩田畴,阡陌交通,沟渠纵横,池塘清澈,“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干饭一半馍”在胡庄村得到印证,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将胡庄村变成了大粮仓。

“俺们村有6000多亩土地,冬季种小麦,夏季种水稻,没有一块地闲置。因为啥?就是因为俺们村的交通好、水利设施好。这都是胡支书领导得好啊!”提起村党支部原书记胡国民,村民们既留恋又惋惜,更多的是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今年55岁的胡国民当了30多年村干部,2008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全村落后面貌,带领村民走上富裕道路,胡国民没日没夜地操劳。因长期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没能得到及时治疗,加上日常工作的繁忙,今年7月26日,胡国民突发心梗,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土地。

“胡国民没有花言巧语,平时工作就靠一个‘干’字,上级党委安排的事情,他都能带领村支‘两委’按时完成。胡庄村人口多、村情复杂,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责任很大,但是,胡国民工作作风过硬,在村里威信高,能团结村干部和广大党员,把村民的思想工作做实做透。”乡包村干部冯勇这样评价胡国民。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让村民信服,党员就得身先士卒,起到表率作用。“原来流经俺们村的南湾灌渠,被大量垃圾、秸秆堵塞,影响本村及下游几个村农业用水。胡国民在争取县水利部门支持的同时,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下到沟渠里清淤,不仅及时疏通了渠道,还治理了沟渠两边的垃圾。你看,现在俺们村房前屋后、路边渠旁,很少再见到生活垃圾,都栽上了景观树。”村民张学军说。

近两年,胡庄村整修水泥路10余公里,打灌溉机井70眼,改造万方大塘3个,修筑桥涵几十个,18个村民组有15个通上了水泥路,村民人均年纯收入4000元左右。

“为人实在、办事公道、群众拥护。”这是胡庄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朱振清对胡国民的深刻印象。胡庄村一户村民20年前举家外出打工后,村里对其承包的责任田进行了重新调整。前两年,这户人家回到家乡,向村里索要土地。“按国家现行的土地承包政策,地都分到各家各户了,到哪去弄地给他?但是,为化解矛盾,胡支书对这户村民说,‘你放心,我不能看着你一家老小饿肚子,我一定给你的地协调好’。后来,胡支书反复做村里土地面积多的村民的思想工作,最终为这户人家调整了几亩土地。”朱振清说。

“心中装满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村民对胡国民的最深感受。胡国民的女儿出嫁后,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从婆家回到娘家居住4年,胡国民夫妇为此背负了巨额的医疗费用。曾有村民劝胡国民,按照国家的政策,完全可以给其女儿办理残疾证。但是,胡国民考虑到自己是村党支部书记,村里还有那么多困难群众需要照顾,硬是顶着压力没有谋一点“私利”。

淮水汤汤,逝者已逝。留下的是村民和家人无尽的思念。胡国民走了,但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奉献与追求,已深深扎根在息县坡这片厚重的土地上,激励一代又一代的胡庄人自强不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