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特 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小车间唱活脱贫大戏


本报记者 马保群

“这活儿简单,一学就会。在家门口干活真好,按件计算工资,时间自由,家务、庄稼都耽误不了,还能挣钱花。” 10月16日,新县千斤乡戴湾村村民邵家珍高兴地说。

走进千斤乡戴湾村美玉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眼望去,流水线上工人们正紧张地忙碌着,组装、熔接、包装、计数、装箱……每个人都一丝不苟。很难想象,昔日这些农闲时无事可做的留守村民在家门口竟变成了车间工人,而他们生产的手机数据线也被销往全国各地。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扶贫车间的设立为贫困户奔小康打开了一扇致富门。

近年来,千斤乡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牢固树立“让贫困户都在产业链上,让不在产业链上的贫困户都有产业,让没有产业的贫困户都能就业”的理念,采取“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的模式,通过乡情、亲情、友情主动招商,先后引进新超电子有限公司、美玉电子有限公司、戴丽莱制衣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扶贫车间,吸纳50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户189人,人均年工资收入2万多元。扶贫车间在政府、企业、贫困户之间画出了一个互利共赢的同心圆:政府开辟出脱贫攻坚的新路子,企业激活了发展新引擎,贫困户看到了新希望。

精准扶贫的路上,“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外在帮扶必不可少,“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内生动力更为可贵。在新县千斤乡,小小的扶贫车间,开足了马力,正演绎着政府和企业联手搭台找路子,贫困群众奋力追赶奔小康的脱贫大戏,传递着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的满满正能量,给贫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