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 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工厂建在俺家门口!”


本报记者 向炜

“工厂就建在俺家门口,除了农忙时节忙上一阵子,平时就都可以在家门口的工厂里上班,多好啊。”昨日,家住淮滨县防胡镇蔡坡村的李芳一边在上海焕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忙着手中的半成品件,一边开心地和记者聊天。

为什么会想到把工厂建在百姓的家门口呢?

“这是我们创建服务平台,推行‘工厂+’模式,做强‘工厂+示范基地引导’的结果。”陪同的镇领导向记者介绍说,扶贫车间、工厂和示范基地的创建以贫困群众就业和创业为目的,具有政策宣传、技术培训、就业指导、远程教育和幼儿托管等功能。镇党委组织各村党支部以村民组为单位动员和组织贫困人口到扶贫工厂实地参观和现场培训,引导贫困人口到扶贫工厂和车间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不仅仅是把工厂建在了百姓的家门口,更主要的,该镇按照“强支部、育产业、促脱贫”的思路,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脱贫党员、致富能手先锋示范作用,按照“支部引领企业、委员带动党员群众、党员致富能人联系帮扶贫困户”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产业找群众,群众找产业的“两找”活动。目前,全镇3084名贫困人口均已分别与12个产业项目对接到位,实现了全镇产业扶贫贫困人口全覆盖。

“全镇产业扶贫工厂已建成2座、在建2座、待建3座;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已建成6个、待建3个;产业扶贫车间已建成7个、待建9个。我们明确六名镇班子成员各负责联系一色产业。全镇‘六色’产业从业人员1万余人,其中已有近3000名贫困人口在‘六色’产业带动下实现了稳定脱贫。”

对于下一步脱贫工作,镇领导踌躇满志:“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546户5452人,其中未脱贫户891户3084人。我们将按照健全产业发展与带贫效果‘双考核’机制、产业扶贫与镇干部实绩和村级经费挂钩的‘2+2+2’工作模式,进一步优化组织体系,推动产业高效运转,为全镇贫困人口实现如期稳定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