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 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四一路之变


——我市中心城区克难攻坚治“顽疾”系列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 黄铎

“现在的四一路宽敞太多了,几十间‘小商品房’一拆,人行道就有了,我们再也不用跟机动车抢道了。”昨日上午,市民陈先生指着宽敞干净的四一路激动地说。

四一路原名大同路,是清末官绅合建通往京汉铁路信阳站的一条马路,新中国成立前一直是信阳城最繁华的道路之一。1966年,为纪念信阳解放日,信阳地方政府把当时信阳城最繁华的道路命名为四一路。岁月留痕,沧桑磨砺。四一路在时代飞速发展演变中,出现环境卫生脏乱差、交通秩序混乱、车辆乱停乱放等诸多问题,让不少行人头疼、许多出租车司机“望而怯步”。而位于四一路西北侧沿中心医院外围的37间“小商品房”,则是造成该段交通拥堵的一大主因。

四一路“小商品房”位于我市商业贸易中心区域,是2003年市政府为规范四一路占道经营和马路市场,安置外溢商户、引导流动摊贩规范经营的惠民工程。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四一路人流量、车流量不断增多,加之“小商品房”出店经营、乱摆乱放现象日趋严重,造成了该路段行人通行困难和道路拥堵,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广大市民意见很大。

而四一路的交通拥堵问题也早已引起市有关领导的重视。本着“为群众谋福利、让群众得实惠”的建设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宗旨,四一路的整治工作势在必行!

今年3月17日,我市召开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四一路督导协调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新博在会上指出,四一路一定要严管,创造条件,做好疏导工作,解决好停车位的问题,禁止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为老百姓创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

作为牵头责任单位,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围绕四一路“小商品房”占道经营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议,决定对四一路“小商品房”进行拆除。

“四一路‘小商品房’事关37户100余名从业者的生计,一旦处置不好,就会出现新的问题。我们采取‘一对一’的工作法,由中心工作人员逐一与商户结成‘对子’,逐一耐心细致地做好商户的思想和宣传工作,把政策讲明白,把道理讲清楚。”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程家宝对记者说,“整治刚开始时,有些商户不配合,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他们建设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是惠及全市人民的好事实事,通过沟通和劝解,最终取得了这些商户的理解与支持。”

5月4日,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开始拆除上层遮雨隔板与门头。5月5日,商户全部搬离,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又协调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出动1台铲车、5台货车、35名工作人员,对四一路“小商品房”实施全部拆除。

“小商品房”拆除后的道路空间一部分进行划线停车,一部分成为人行道。看着拆除“小商品房”后焕然一新的四一路,许多市民交口称赞。这其中最高兴的当属负责该路段卫生保洁的环卫工人孙家荣。“这房子拆得好啊!没拆之前,商户们随手将鞋盒、衣服袋子扔到路上,无论头天晚上打扫得多干净,第二天来了还是乱糟糟一片。”孙家荣说,她也曾上去理论过很多次,但个别商户态度不好,为此受了不少委屈。“现在好了,这三十几间房子一拆,我们工作轻松了不少,最重要的是心情好了,干活也更有劲儿了!”

“开车六七年了,以前从不爱走四一路,现在除了出行高峰期少量拥堵外,其余时间都很通畅。”出租车司机余先生说,作为出租车司机,几乎走遍信阳的大街小巷,这几年,信阳变化的一点一滴都看在眼里。“信阳越来越干净整洁,越来越美了,我们大力支持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工作,希望这样的建设成果能长久保持。”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