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康松 马迎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紧紧抓住机遇,创新扶贫机制,优化扶贫资源,切实保障我市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步伐,充分发挥教育强民、技能富民、资助惠民的作用。
建立贫困学生教育保障和资助制度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市实施全面覆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保障和资助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
学前教育阶段,我市建档立卡贫困幼儿4885人,发放资金379.21万元。
义务教育阶段,在免除学杂费基础上,我市补助建档立卡贫困寄宿生11091人,资助金额1146.68万元。
普通高中阶段,我市免除建档立卡等四类学生10327人的学费,金额877.25万元;免除建档立卡等四类学生10105人的住宿费,金额303.24万元;为6105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610.5万元。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我市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全部免除学费。向893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89.3万元。
高等教育阶段,我市为17149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总金额1.39亿元。
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
近年来,全市教育财政支出逐年加大,先后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做好“全面改薄”、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在幼儿园建设方面,2016年投入资金11625万元,包括中央投资6773万元、省级投资547万元、县级投资4305万元,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40所;2017年计划投入资金8278万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26所。
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方面,我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
普通高中建设建设方面,我市2016年投入资金651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370万元,县级投资143万元,完成5个贫困县13所普通高中的校舍改扩建、体育场改造及仪器设备的购置任务。2017年投入资金652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734万元,县级投资789万元,完成7个贫困县21所普通高中的校舍改扩建、体育场改造及仪器设备的购置任务。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面,我市2016年投入资金663.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74万元、县级投资489.3万元,用于提高贫困地区特殊教育保障水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近年来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覆盖率100%,优质资源班班通覆盖率50%。正在建设名师课堂、名校课堂、专递课堂,积极推动人人通平台的应用,注册师生和家长达100万人,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信阳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实施办法》,落实了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人员补贴政策。近5年,全市共招聘4588名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小学。8年来为7个县1506所农村学校招聘10552名特岗教师。
完善贫困地区教师补充机制。2016年,我市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为贫困地区招聘特岗教师1370名。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安排13名农村教育硕士到贫困县农村学校任教。加大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定向免费培养力度,2016年定向免费培养全科教师50名,2017年培养全科教师185名,并实行“县来县去”的定向培养政策。实施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选派334名教师开展对口交流支教。加大“国培计划”对贫困县的支持力度,培训贫困地区乡村教师13600人次。
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我市全面落实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确保乡村教师待遇平均水平不低于县域内城区教师待遇平均水平。各县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按规定为乡村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解决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
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2016年,我市投入资金198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411万元,县级投资576万元,在29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教师周转宿舍376套,建筑面积13160万平方米。2017年投入资金373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807万元,县级投资930万元,在42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教师周转宿舍667套,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积极为贫困地区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办好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加强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2016年,我市投入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3650万元。开展“双师型”教师认证210人,稳步推进信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园信息化试点工作,安排专项资金,为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教师206人次。
组织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县教育部门会同扶贫部门,组织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免费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帮助他们完成高中阶段学业,掌握脱贫致富技能。
开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技能培训。我市在7个贫困县各遴选1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2016年投入资金140万元,对819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成员进行技能培训;2017年投入资金240万元,已经完成培训134人。搭建“两后生”继续教育平台,充分发挥开放大学、职业院校、成人高校等远程教育资源作用,实施远程教育扶贫培训项目,利用广播电视大学在贫困县的教学点,突出面向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互联网+”等重点发展领域的职业技术、农村实用技术的人才培养。2016年,我市中职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达13614人次,有力地提升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技能。
市教育局局长苏锡凌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一定会进一步提升思想站位,咬定目标,精准发力,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