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 题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一条河提升一座城


——光山县“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掠影

河城相依

本报记者 郭靖

碧水穿城,智慧光山玉带妆,流淌灵动之韵;

绿树成行,生态长廊沿河秀,尽显宜居之佳。

初秋时节,沿着一泓碧水,从高楼林立的中心城区,到集镇村庄的乡野,记者一路踏访,一览光山官渡河综合治理带来的城乡变化。

作为全省45个县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第一个开工项目,官渡河区域综合治理掀起了该县城市建设提质的热潮,当前项目建设鼓点铿锵、捷报频传:

官渡河1号橡胶坝如期竣工蓄水,形成水面8600亩;启动实施一期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打通城区“断头路”10公里,升级改造县东城原污水处理厂;实施棚户区改造、产城融合、智慧城市工程……城市建设朝着更高水平稳步迈进。

规划引领,彰显特色。今年光山县开始实施《光山县百城建设提质工程2017年度专项实施方案》,以打造宜居、休闲、活力、文化县城为目标,至2020年共谋划30个大类300余个项目,让光山城乡更宜居,让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

河与城:治理一条河靓丽一座城

山无水不秀,城无水不美。流经光山县城南25公里的官渡河,又名小潢河,是淮河的一条重要支流,也是光山人乡愁思忆所在。光山县城也因此富有灵气。

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在现在的治理区域内,曾一度出现多处采砂点、生猪养殖场、乱建烧烤摊等。“还母亲河一湾清水”成为当地群众的强烈期盼。

面对群众呼声,2014年该县组织编制了《光山县官渡河区域综合治理控制性详细规划》,2015年8月成立光山县官渡河区域综合治理指挥部,综合治理区域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围绕“路、桥、坝、点、园”五个方面谋划了45个项目。

近年来,伴随着“认识官渡河、规划官渡河、建设官渡河”推进的脚步,渡河店人行桥、光州公园、官渡沙滩公园等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2017年,光山县委、县政府又启动“一校三院”“三馆”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滨河南路紫水桥至天赐桥段等11个新建项目,建设施工如火如荼。

产与城:完善设施聚一片新天地

城市提质,不仅要宜居,还要宜业。

记者乘车行驶在道路宽阔的城南,纵横交错的公路、四周林立的厂房不断闪现眼前,位于此处的官渡河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3.1平方公里,园区内已初步形成以纺织服装及羽毛(绒)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两大支柱产业。车间内羽绒、针布、食品加工的生产线繁忙运转;生产车间外,道路基础设施、公交站项目建设的现场同样热火朝天。

今年,围绕实施产城融合工程,该县加快产业集聚区和商务中心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亿元的中小企业创业园项目、投资1.5亿元的标准化厂房建设、投资0.3亿元的省羽绒制品及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投资5亿元的西城贸易广场商业综合体、投资1亿元的西城汽车公交站项目已开工建设。与此同时,日处理能力2.5万吨污水处理厂也在产业集聚区内拔地而起。

设施升级,发展提速。集聚区现已形成以东方心典服饰、寒羽尚服饰、光绒服饰等为代表的服装加工企业,以阳光、鑫鑫、鸿鑫等为代表的绒毛加工企业,以富邦非织造布为代表的无纺布企业,以布鲁哈、白鲨为代表的针布业,以路畅物流为代表的物流业,以达尔美为代表的教育培训业,以辰龙茶叶、益丰实业、金丰园面业等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让这里的名气更大。

人与城:宜居幸福在“提质”中绽放

立秋后的光山,水天一色,空气格外清爽。

漫步在南城的官渡河北岸、沿河沙滩公园,沿河道宽敞整洁,广场游园风光旖旎,入眼处是来此健身、休闲、娱乐的居民,每天来此散步、骑行的人络绎不绝,可谓是“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这就是光山城市改造后最直观的变化,让居于此的人们由衷感叹:“水美、景美、心情美。”

不仅南城“美颜”,老城也在“提质”。为加快老城的升级改造,该县持续加大传统历史街巷治理力度,不搞大拆大建,留住老城记忆。与此同时,实施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完善商业、服务业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繁荣老城经济……不断提升发展品位,促进产城融合。

得益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光山正在上演着“化茧成蝶”的故事,让生活这里的居民拥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参与感。就像《我爱你光山》歌词:“啊,光山,我爱你的青山多富饶,我爱你的风正好扬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