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 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爱心课堂”传递文明新风


罗公略在“爱心课堂”上课。

本报记者 王凌云 文/图

“写字不比画画,不能反复回描,要提笔运气、一气呵成、顺其自然。”昨日下午3点多,记者走进浉河区报晓新村社区科普大学,迎面而来的氤氲墨香。十余名孩子手拿毛笔,环桌而坐,认真书写,给他们讲课的是社区志愿者、86岁的罗公略老人。

从事理论教育、政治研究工作多年的罗公略,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退休后,酷爱书法的他重拾毛笔,不仅年年为社区居民义务写春联,还坚持每年暑假为社区孩子免费授课。记者有幸见到老人的作品集,其行书清若幽兰,一笔一画均匀清透,如行云流水。

“罗爷爷的书法课是我的最爱,你看,现在我写的字是不是很漂亮!”开学要上小学五年级的孙越就住在报晓新村,她自豪地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在爱心书法课堂所学的成果。

“爱心书法课”2015年开办,罗公略不仅在课堂上教,只要孩子们愿意,还可以去家中找他学习。“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只要我还能写,就会一直教下去。”罗公略说。2016年,热心助人的罗公略被评为“浉河区道德模范”。

而在报晓新村社区里,像罗公略老人一样热心公益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的志愿服务被以“爱心课堂”等形式固定下来,逐渐成为经常性、有组织的志愿服务品牌。

“看看这张‘爱心课程表’,周一,书法培训(罗公略);周二,音乐培训(夏自强);周三,剪纸培训(傅敏媛、罗素萱);周四,二胡培训(夏自强);周五,腰鼓培训(毛桂芝)……我们有社区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每节课的管理服务,更有身怀绝技的志愿者热心投入教学,他们为社区文明创建作出了很多贡献。”报晓新村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徐辉向记者介绍。正在旁边的罗公略说:“这要感谢党支部的积极作为,不仅热心为群众服务,还积极搭建活动平台,让我们住在社区,乐在社区!”

多年坚持照顾空巢老人、数次被评为“道德模范”的毛桂芝老人也是“爱心课堂”的志愿者之一。她在自编自创的一首诗里写道:“棋牌室里有人管,每天娱乐有时间;空巢老人有人爱,志愿照顾美德延;寿辰安排去祝贺,谈笑风生忆当年;公益活动热情干,学习雷锋当典范;社区居民素质高,文明卫生好习惯……”如今的报晓新村社区,在“大党工委”建设的引领下,“网格化”服务越来越精细,志愿活动持之以恒,文明之风绵延不断,“爱心课堂”的品牌也越叫越响,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就写在脸上……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