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董晓娥和她的“小康梦”


本报记者 唐车

“在家门口上班,还能拿到高工资!”

这是董晓娥的真实写照,也是今天息县濮管区中渡店村村民的形象描绘,这得益于濮管区政府对中渡店村文化产业园发展的大力支持,让中渡店村村民和产业园乘上了“好政策”这场东风。

中渡店村的7月天,蓝得透底。火热的气浪,丝毫没有影响董晓娥扎果篮的速度。

“莲莲,你再快一点,今天我争取做50个成品。”

循着声音,记者昨日来到产业园内的柳编厂。 在这里,记者碰到了一起来做手工的 “姐妹花”董晓娥和彭莲莲。

“果篮堆得太多,不太好下脚。”董晓娥有点窘促,说完麻利地在面前清理出一片空地,招呼着记者坐下。

对于记者的提问,董晓娥打开了话匣子。她说:“今年五一后,厂子搬到园区里来,俺们上班方便多了,工资涨高了;厂里又不限制上下班时间,这里离我们新入住的清华园小区走路只要5分钟,方便大家照顾孩子,料理家务。”这也是在园区里务工村民们的心声。

在产业园刚建立的时候,中渡店村和濮管区政府规定,对于在园区里务工的村民,每月计件工资能达到500元、800元和1000元的村民,濮管区政府分别予以工资30%、50%和100%的补贴。

“像我这样做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补贴后的价格都是以大件2.3元、小件1.7元计算的,手快的一天能做四五十个,一个月多了能赚两千多元呢。”

“年初,俺家老公由帮扶人介绍到县城里跑货运。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拿到四五千块工资,今年又住上了安置小区的新房子,这日子比去年好过多啦!”董晓娥高兴地说。

去年,董晓娥和丈夫彭豪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她独自在家带着3个孩子,丈夫外出务工,住的是3间起脊瓦屋。今年,她不仅在文化产业园里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一家人都搬进了清华园小区,而且还脱了贫。

“我是做产品的第一道工序,简单!做得也快,补贴后大的7毛一个,小的6毛一个,我一天能做一百多个。”与董晓娥一起脱贫的彭莲莲接过话茬。

“我想趁着这两年厂子生意好,区里给的实惠又多,多做点。过两年,我们手里攒够钱了,准备在县城租一套门面房做个小生意,咱家可就真正脱贫奔小康啦!”

对于未来,董晓娥充满期盼和信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