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杰

父亲教会我的东西很多,关于茶的就一种——如题,倒茶去。

记忆中这是从懂事起就会做的一件事情,家里只要一来客人,我就会在父亲的招呼中去倒茶,每每这个时候,“倒茶去”这三个字会急促而严肃,若我因为玩耍而稍有迟钝,就会惹来父亲的批评。小时候还是很怕父亲的,所以每次来客人我就跑得很快,去拿暖瓶、杯子,放茶叶,然后一边称呼一边奉茶。人多的时候还要在父亲的引导下分先后顺序,哪是长辈,哪是客人,但凡我首先把茶端给父亲的时候,我都会因此受到批评。于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比同龄孩子更清楚哪位是爷爷辈的、哪位是叔叔伯伯辈的,哪位是本家、哪位是外姓。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就知道茶没了一定要及时续上,人不走杯不空,茶凉了,换热的。这些,都是从一句“倒茶去”中学来的东西,而我,也在这一杯杯茶中长大,并且,再也离不开茶。一晃,事茶已十年。

家里也有几亩茶园,懂事起每年都会跟着母亲去采茶,然后父亲会连夜做。老家院子角落到现在依然留着那时候父亲炒茶用的锅台。倚着墙壁,倾斜着固定着大铁锅,炒茶用的扫把是用山上溪流边砍的毛竹扎成的,烧火的柴就是家里常年做饭用的栗树木。到现在依然记得那时父亲在锅前握着扫把的节奏感,还有他时不时停下来去感触锅里的温度,然后指挥我加柴或者撤火。尤其喜欢鲜叶在锅里翻滚时弥漫在院子里的香气。现在想想,那大概就是我人生中对于茶香最早的记忆和追寻。

那种飘散在记忆中的信阳毛尖茶香是和笑声联系在一起的。小学时少先队日那天,我们去茶园勤工俭学打茶叶,提着竹筐,漫山遍野奔跑,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混合着那时遍地兰花散发出来的淡雅香气飘在整个山谷,渐渐,渐渐,远去……

时代终究是向前的,生活也是。我会慢慢理解信阳茶道的“和美清敬雅”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尽管现在泡茶开始有了特有的器具和形式,但我一直都记得小时候父亲教的那句——“倒茶去”。

倒茶,迎客,学会尊卑,学会谦让,然后在一杯茶中追寻乡情、追寻童年,从而相信美好。这些,大概就是信阳茶教给我们的最简单最实际的东西,也是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的信念和品质。

我想,再有些时日,等我的小鲤鱼长大能端得住茶壶的时候,我断然也会最先教会她倒茶去,请客人坐,请上坐,倒好茶。我也会让她,在喝茶中长大,在喝茶中追寻,追寻她的茶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