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6年,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举办了一系列大型体育赛事,推动全民健身工作持续发展——这一年,我市重点举办了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开幕式、第八届信阳全国自行车公开赛、全国登山健身步道联赛、全省第六届三山同登等大型赛事活动,有力地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此同时,我市还广泛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健身设施和健身网络,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年共举办规模以上全民健身活动100余次,丰富了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十三五”时期是建设体育强市的关键时期,也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健康信阳建设的重要时期。在这样一个时间点,近期,本报科教新闻部开设“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专栏,主要展示我市2017年度全民健身工作取得的成绩、宣传全民健身的好处、传达科学健身的知识等,使“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全民共同参与健身的社会氛围。

本报记者 冯康松

近年来,全市体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着力提升青少年体育水平,努力推进体育产业化进程,在推进健康信阳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近日,记者就如何开展全市群众体育工作,提升全市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等主题,采访了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敏。这位于2016年8月到任的女体育局局长,对我市体育工作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并对如何更快、更好、更长远地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进行了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时不我待,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意义深远

全民健身的重要意义在哪里?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面对记者的提问,刘敏侃侃而谈:“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信阳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体育运动以其‘治未病’的特性,是非医疗干预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刘敏说,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家对营养的摄取越来越过量;随着劳动强度的降低和公共交通的发展,人们每天因工作和出行产生的强制性运动越来越少,如果再没有主动运动的意识,就会有一部分人因营养过剩、缺乏运动而产生各种“富贵病”,进而诱发重大疾病,严重地损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面对当前这种局面,我们惟有通过大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吸引并调动广大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广泛参与,让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关键是什么?刘敏说:“全民健身的关键是全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不是专业的体育赛事,不需要广大群众有太高的专业水平,也不会限定特别人群,它的核心就是全民参与,重要意义也在于全民参与。当前全民健身存在着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年轻时不运动、不健身,导致身体出现亚健康和职业病,等老了、退休了落下一身毛病时才想起健身,再花重金去治病,一切都晚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年轻时通过透支健康去赚钱,老了又花重金去买健康’,但健康岂是想买就能买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谈到今年我市将如何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刘敏如数家珍。据刘敏介绍,今年我市将举行一系列群众体育活动。一是全民健身月活动,全省全民健身月活动启动仪式将于5月8日在我市举行,在整个5月,全市23个单项体育协会都将组织健身项目表演,每个周末都有不同形式的健身交流、比赛活动,各个体育场馆和健身房、健身中心都会在不同时段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真正将5月变成全民健身活动月。二是信阳市第五届全民运动会,市运会是四年一届的全市综合性运动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本届运动会坚持全民参与的原则,分为青少年组和群众组两个组别,其中群众组设置了球类、棋牌类、广场舞类等14个大项,都是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健身项目。另外,按照省、市体育局规划,今年我市还将承办、举办省“公仆杯”乒乓球赛、乒动中原和舞动中原信阳赛区比赛、新年登高、三山同登信阳群众登山健身大会等面向基层、群众喜爱、参与性强的大型活动,全面引领全市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

除此之外,我市还将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各种公共类体育场馆建设,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鼓励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社团积极参与全民健身事业,群策群力,汇集各种力量,将全民健身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科学引领,推动全民健身确保全民受益

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根据自身特质,科学地选择最适宜的体育运动,通过正确锻炼,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也是刘敏一直在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刘敏说:“正确的运动是健身,不适宜的运动会伤身!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市民在选择健身运动时喜欢跟风,身边的人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这是错误的,也是很可怕的。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和不同工作性质的人,适合他们的体育运动类型也不同,比如老年人如果选择长时间、远距离的徒步运动,就会对他们身体各个关节造成伤害;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选择清晨剧烈运动,将会增加发病的可能。所以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群众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提供精准化健身服务,指导群众科学健身,引领全市人民正确选择最适宜的健身运动,也是市体育局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借助各种载体,采取多种办法,深入基层对全民健身工作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报道,在新闻媒体上开办全民健身专栏,挖掘体育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的健身知识,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