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奇
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执行工作就是这道防线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解决执行难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的树立。去年两会期间,最高法院周强院长作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的郑重承诺。今年两会期间,周强院长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推进执行改革,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取得实质进展,在全社会大力支持下,各级法院向执行难全面宣战。”
曾经,“老赖”是让法官和案件当事人最无可奈何的“特殊群体”,“执行难”成了全面实现公平正义的一块最大“绊脚石”!
2016年,最高法院作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部署以来,全国法院开始公开向“执行难”全面宣战,44部门联手,100余项新招“亮剑”,全年689万余名“老赖”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名单数据库”,限制628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229万人次乘坐高铁,依法惩治拒不执行裁判行为,司法拘留1.6万人,追究刑事责任2167人,让司法裁判真正成为惩治违法失信的利剑。对“老赖”的全面限制和惩戒,让“执行难”由此打开突破口,破除了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增强了司法的公信力,提高了法律权威,维护了公平正义。
去年以来,各级法院大力推进执行信息化工作,借助信息化助力执行。为惩戒“老赖”,各级法院通过官网、微博、微信、电视台、报纸等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公开曝光,压缩“老赖”们的生存空间。
2017年是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见效之年。下一步,各级法院必将采取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决不能让人民法院的判决成为法律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