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浩然
“在我的记忆中,年味就是那一副副火红喜庆的春联和门画,年味就是家中那桌丰盛的年夜饭,年味就是那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和弥漫在空气中的火药味。每当进入腊月,就有了年味。”市民李先生对记者说。
李先生出生在农村,在他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疯玩”。“小时候最美好的过年记忆并不是看春晚,而是和村里的小伙伴拿着玩具枪、带上鞭炮满村追闹,街上的小贩们卖着各种各样的炮,比如砂炮,一扔到地上,就‘砰’的一声,这是小朋友最喜欢玩的。有一种烟花可以拿在手里玩,火花闪闪发光,像天空中闪烁的星星,这更是小朋友喜欢玩的。还有一种不知名的炮,一点着就会转圈,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绽放绚丽的光芒,这是胆大孩子的最爱。”李先生表示,“当我们玩累回到家里,这时大人们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活动。父亲和叔叔、姑父下象棋,母亲和婶婶、姑姑打麻将。我们几个小孩就看电视,守岁就这样开始了。守岁,我们小孩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不一会就都睡着了,过了十二点,大人们叫醒已经睡着的孩子,然后又放一次鞭炮,说是辞旧迎新。年三十,就这样在一家人的欢笑声中结束了,当我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已经是新的一天、新的一年了。”
“曾几何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味变得越来越难以追寻,‘累、贵、挤’已成春节的关键词,千辛万苦地赶回家过年,吃、喝、睡却成了重头戏,我们记忆里那个单纯美好的春节已经一去不复返。”李先生对记者说,“虽然我们还会看春晚,穿着新衣服去拜年,但是心里总是觉得空落落的,没有小时候的那种兴奋劲。现在回家都是和朋友一起喝酒,感觉像是例行公事,多的时候一天要赶三四场饭局,一个字,累!”
“年的味道也许在变淡,唯一不变的,是那份无法割舍的亲情。虽然回忆如此美好,但如果让我选择,我还是愿意留在现在。现在之所以没有年味,是因为生活好了,所以渴望少了,我们的回忆很美好,但不妨碍我们感受现在的幸福。” 李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