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寿喜
现代保健医学研究证实,气象条件对人类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冬季,寒冷的气候会使身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抑制状态,冬季也因此成了抑郁症的高发季节。
为何在冬季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抑制状态?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的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出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睡眠,使人意志消沉,生出抑郁不欢之情绪。入冬以后,由于日照时间减少,强度减弱,这种激素会有较多的分泌,从而使人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偷懒”,人的心情自然就容易低沉消极,精神也容易萎靡不振。这就是古人说的“天昏昏兮人郁郁”。
预防冬季抑郁症,最好能多管齐下:饮食及心理调节当是重要的方法,多晒阳光、多获取光照、加强体育锻炼也是很有效的举措。
所谓的饮食调节,就是要注意身体营养平衡。在寒冷冬季,身体内氧化过程要加强,以产生更多热量来抵御寒冷,因此,冬季需要提供充足热量的饮食来满足身体的需要,应多吃一些产热量高的肉类、蛋类、花生、豆类食物,尤其像羊肉、牛肉,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产热量高,可以增强御寒能力(当然也要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入),适时饮用一些兴奋性的饮料,如绿茶、咖啡等。
心理调节遵循的原则,就如《黄帝内经·素问》上说的:“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具体说来,可以经常通过闭目养神,让大脑得到休息和净化;日常生活中,不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参与无原则的争执和较量;随时随地用“难得糊涂”安慰自己,使心胸得以开阔,从而减轻人体植物神经的紊乱,利于情绪的稳定。冬日里,要少看一些感情缠绵、充满失意情绪的小说和电视剧;同时也要少一些怀旧情绪,多想想美好的未来。日常生活中,不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参与无原则的争执和较量,从而保持良好的心境。
冬季一定要多晒太阳、多做户外活动。通过运动,身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会使人情绪开朗、精神愉快。在双休日,也可外出旅游,如登高远眺,饱览自然美景,会使心胸开阔,抑郁惆怅之感顿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