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国宏

“二十三,开灶天;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满香斗;三十儿,过油儿;初一,磕头儿………”迈进腊月的门槛,耳边便会响起这首熟悉的童谣,眼前便晃动着“年”的影子,身前身后飘荡着年味的馨香。

盼年最急切的当属小孩子。刚进腊月,便掰着小手开始计数“年”的行程。随着小年的临近,孩子的心便像一盆清水被“年”搅得浮动不安。但闻谁家杀年猪,便一溜烟地跑去看。大人们喜气洋洋地忙碌,孩子们看得乐不思蜀。这一天满村飘出煮大块方子肉和猪肉炖酸菜的香气。

看罢杀年猪还要挨家跑上一圈,看谁家新贴了年画。年画真是缤纷多彩,四格式的“才子佳人”版,两格式的“花鸟对屏”版,一格式的“连年有余”版……招招式式都透着民俗的智慧,洋溢着朴素的民风,散发着浓重的节日气息。墙上贴着年画,不仅满屋子飘满油墨的清香,大人孩子仿佛也受了熏染,出来进去陡然精神着哩!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姑娘要花,小子要俊,老头要顶新毡帽。”这首童谣唱的是盼年的另一种急切心情:“包装”。是的,“年”要到了,不论大人孩子,都希望自己和自然界一样,从外到里来个“一元初始,万象更新”。于是,一家人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地去赶年集,像阳光下的蜜蜂采集着一年的欣喜和愉悦。新衣服买到家,乐颠颠地喊来左邻右舍到自家去瞧新衣裳。

靠近“年根”,大人孩子就全闲不下来了。先是收拾院落,天井当院打扫得草刺不留,鸡鸭骡马、刀凿筐锹俱各安置妥当;接着是屋内,炒瓜子、蒸豆包、冻豆腐、扫房箔、抹桌椅、写春联、剪窗花、蘸糖葫芦、赶制灶糖、上香祭灶……洗洗涮涮,忙忙活活,为即将到来的“年”不知疲倦地做着一切准备工作。

“年”,终于盼到了!家家院落飘出了香气和喜庆,家家院里挂起了大红灯笼。男人女人这一刻都精气神十足,出来进去脸上挂着笑!

吃罢早饭,胡同里全是东跑西颠的孩子们:比比看谁家贴的对联好、窗花漂亮,谁家挂起了红灯笼。中午,整个村子都飘散着浓浓的菜香,家家把一年积攒下来的好“嚼裹”(食物)连同好心情统统端上桌来,全家人团团围坐,放开肚皮狠吃一顿……

夜幕降临后,万家灯火通明,万家饺香缕缕,万家幸福融融!此时,一条灯阵像一条长龙蜿蜒游动于村巷中,夜空中绽放出五彩缤纷的春天……天上人间,俱成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