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征

一年又一年,我们携手走过。2016年《城市新闻》出版39期,刊发稿件(图片)近600篇(幅),是编读之间信念、坚守、合作、共赢的见证。

回首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本报城市新闻部围绕社党委的“办一流报纸、创一流业绩、建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总目标,牢牢把握城镇化新一轮历史发展机遇,将改进文风、学风、作风的具体行动落实在《城市新闻》版的主题策划、版面内容、栏目设置,以及稿件的采、编、校、审全程,一手抓主题策划,一手抓宣传服务,直面问题,汇聚共识。《城市新闻》的足迹清晰而坚定:“文明创建”贯穿全年、“喜迎市五次党代会”主题策划浓墨重彩、“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人防”“城市社区”等专题专栏专版贴近社区、贴近街道、贴近城市……刻下了自己的年轮,见证了我们这座城市的魅力嬗变。

极目世界,大小城市,布满全球。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劳动分工加深和生产关系改变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定区域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中心。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出现距今有6000多年历史。到20世纪初,城市已成为社会现代化的象征。人类透过历史的迷雾认识到,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我国正进行着人类历史规模最为宏大的城镇化进程,这一划时代的进程将广泛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全国80%以上的经济总量产生于城市、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今后还将有大量人口不断进入城市。2016年,城市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或多或少的“城市病”挑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人口拥挤……清醒认识城市发展的突出短板,关键就是要认识、尊重并顺应城市发展规律。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擘画了当今时代城市发展的新蓝图,提出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系统性、持续性、宜居性、积极性。

2017年,本报城市新闻部将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关于城市工作的战略谋划,继续秉承“宣传市政方针,反映都市民生;传递城市温情,构建和谐都市”之宗旨,争做市民的知心朋友、远播城市的和谐之声,大力倡导先进的城市生活方式,努力推介科学的城市建管理念,切实助推和谐的城市人文交流,传播新知识、讲述新故事、树立新榜样、描绘新城市。我们愿伴随生机勃勃、有形有味、气象万千的城市财富创造者一起奉献精神食粮,为你我的诗意栖居和城市的美好明天,勾勒信阳最为丰富的文明画图!“此心安处是吾乡”。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向着美好生活前行的历史。让我们致力于构建诗意的栖居、精神的家园,愿我们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