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军
“孩子,工作累了,回家歇歇脚吧,我和你爸天天盼着你呢!”每次回家看望父母,年迈的母亲都会深情地拉着我的手,千叮咛、万嘱咐,母亲眼角泛起的泪花,让一向十分要强的我也不禁眼眶湿润。“你安心地工作吧,家里的事不用操心,有我顶着呢!”每次上班从家里出门,妻都会宽慰我。让妻子那柔弱的肩膀担负着家庭的重任,我内心感到无比的愧疚。抛却了家的羁绊,我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一路走来,我获得过河南省“忠诚卫士”提名奖,省、市优秀人民警察,信阳市“五一”劳动模范,“最美光山人”等一系列荣誉。用一腔热血铸就警魂,实现了一生不变的警察梦想!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更有为我默默付出毫无怨言的亲人一半!
那是2015年的一个深秋,天下着蒙蒙细雨,让人感到阵阵寒意。趁着难得的片刻清闲,我悉心梳理近期手头的案件,查缺补漏,一阵不紧不慢的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请问,方所长在吗?”一位憨厚的汉子声音传入我的耳际。“在呢,是谁找我呀?”听到声音,我连忙起身,和来访的客人热情地打着招呼。一位五十多岁的大爷穿着球鞋,挽着裤管,披着破旧的雨衣,迎着我的话怯生生地推门进来,手里提着半筐鸡蛋。“请问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吗?”我将大爷让进门,一边张罗着让他坐下,一边细心地询问来意。在我的引导下,大爷操着山里话打开了话匣。大爷姓付,白雀园镇最偏远的鸡冠村人,早年丧妻,好不容易拉扯着两个儿子长大,大儿子娶妻后,儿媳妇受不了家庭的贫寒,撇下年幼的孩子离家出走,眼看孙女到了上学的年龄,户口还没有着落。孙女是老付家未来的希望,提起户口,老付眼里满是祈求。“方所长,我是山里人,没见过什么世面,亲戚朋友没有几个识字的,孙女的户口,只有靠您了!”说到动情之处,老付从沙发上站起来,紧紧握住我的手。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能感觉到老付握我手的分量。我安慰老付,孩子的户口是大事,无论多困难,我一定会帮忙将户口办妥。得到我肯定的承诺,老付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老人家提起半筐鸡蛋,再次握住我的手:“方所长,农村没有别的,这半筐土鸡蛋,是自家母鸡下的,这是我全家的心意,你无论如何要收下!”我微笑着对老付说:“老人家,我们是有纪律的,您的心意我领了,可不能让我犯纪律呀,您放心地回去吧,等户口办好了,我把户口本给您送去。”
第二天,我和所里民警踏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村串户,为老付孙女的户口调查材料。费尽周折,户口终于办好了。趁着走访群众的时候,我将户口本送到老付家中,六年的心病解决了,老付全家人的脸上乐开了花。
辖区白雀园街道的付、邹两家系多年邻居,因盖房问题发生纠纷,双方互不相让,一吵就是四年。其间,双方将官司打到省、市、县法院,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两家房屋都盖到一半,停工不前,所有路过的群众都感到揪心。
2014年一天,付家的大爷一大早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冲进邹家,和邹家夫妇扭打起来,结果邹家夫妇被殴打得遍体鳞伤,付家儿子被殴打致轻伤,双方纷纷向公安机关报警。接到报案后,我第一时间出警,锁定案件证据。鉴于双方矛盾积怨已久,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问题,我依法将寻衅滋事的付家两个儿子和致人轻伤的邹家丈夫刑事拘留。看到公安机关动真格,付、邹两家冰释前嫌,主动坐到一起协商,我因势利导,两家拖了四年的建房问题,迎刃而解,付、邹两家楼房当年顺利完工。如今,每次走到付、邹两家门口,两家人都会笑呵呵地邀请我到他们家坐坐。
从警18年,岁月催老了容颜,催不老我对警察事业的坚定信念。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管前方的道路是否平坦,我一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让那身“藏青蓝”穿出它应有的尊严,让警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根据2016年全市优秀警察颁奖典礼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