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令菊 通讯员 刘长河

“这工作就是个手头活儿,一点儿也不累。我每天干完家务就来做几个小时,每月都能轻轻松松挣1000多元。”12月28日,在商城县双椿铺镇尔宏羽毛工艺有限公司,55岁的孙志芳一边两手熟练地忙着排毛、穿线,一边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这尔宏羽毛厂就是我们大伙儿共同的‘小金库’,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月月拿工资!”

孙志芳是该镇张畈村村民,是一名肢体障碍患者。因为腿脚不灵便、孩子小还要照顾家,不能下地干活、不能外出打工的她,一度生活很是困难。4年前,她来到尔宏羽毛工艺有限公司做工,每月都能挣1500元钱左右的工资,全家人的基本生活也就有了保障。

尔宏羽毛工艺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加工、进出口各种禽类羽毛工艺制品为主的出口创汇民营企业,主要产品有各种绒毛条、羽毛扇、羽毛面具、时装配件等9大系列近1000种款式,远销欧、美、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家进口羽毛定点加工企业。今年,该公司销售收入达1600万元,就业人员年均收入达1.5万元至2.3万元,直接带动周边100余户贫困户脱贫。

“我们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在全县设立了30多个加工点,为贫困人口提供免费技术培训和不限时工作岗位,及时配送材料和回收产品,想方设法解决贫困人口就近就业问题。”该公司总经理胡尔宏说,未来将逐步扩大公司的经营规模,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