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雪峰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市五次党代会精神,就是要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务实为民。作为新区,就要围绕我市构建‘一市一区三枢纽’的目标,大力弘扬创业精神,以做强支柱产业为中心,以五大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开放创新为动力,以从严治党为保障,持续二次创业,推进转型发展,当好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主力军,着力建设活力、绿色、人文、智慧新区,努力为‘五个信阳’建设增光添彩!”昨日,信阳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示范区管委会主任、羊山新区党委书记陈延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怀地说。他表示,今后一个时期,新区将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狠抓落实。
突出一个重点,就是产业培育。陈延虎说,近年来,羊山新区秉持“做大产业是做大城市根本”的理念,科学谋划,遵循规律,真抓实做,基本形成了国际家居产业小镇、商务中心区、专业市场区、茶产业园区、职业教育园区等五大园区的战略支撑产业发展框架,有效改变了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可持续的局面。下一步,羊山新区将按照“五大园区”建设整体部署,扎实推进活力新区建设。以国际家居小镇、茶产业园区为载体,着力打造现代家居、绿色食品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做大现代工业。以市级商务中心区为依托,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专业市场区和义乌国际商贸城为依托,着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努力打造一个百亿级现代服务业集群,做强现代服务业。同时,高度重视房地产行业发展,鼓励引导企业改善供应结构,走向良性循环,做好房地产业。
夯实一个基础,就是城市建管。陈延虎表示,羊山新区将坚持建管并重,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根据项目建设和人气商气集聚需要,持续打通新一批断头路,每年实施一批主次干道和规划支路建设,扎实推进内河整治和公交场站、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学校、医院、幼儿园、文化设施和养老机构建设,积极鼓励金融、保险、通信、邮电和社会中介机构入驻新区,完善基础配套,壮城市之骨。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大力实施黑臭水体治理行动计划、生态绿地建设计划、蓝天工程行动计划、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计划,建设绿色新区,强城市之体。扎实推进体育场(馆)、群众性户外体育健身场地、社区文化活动设施和文化休闲街区、生态休闲公园、休闲步道、城郊休憩带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具有鲜明信阳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城市文化休闲空间,大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建设人文新区,铸城市之魂。扎实推进智慧园区、智慧政务、智慧社会治理、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等智慧应用普及,努力推动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深度整合和有效利用,建设智慧城市,增城市之智。
牢记一个根本,就是民生改善。陈延虎指出,羊山新区将坚持以民为本,进一步加大基本民生支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共享发展。把搬迁群众安置作为最大民生,努力实现“先安置后搬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力争“十三五”期间每年启动1所小学、2所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并适时启动1所初中建设。持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力促中心医院分院、圣德医院等一批医院项目尽快建成投用。扎实推进乡村道路建设和背街小巷改造,不断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大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延伸。实施精准扶贫,确保扶贫联系村如期脱贫。认真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实施全面参保计划,织密托底的民生“保障网”。更加注重依法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平安新区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强化一个保障,就是党的建设。陈延虎强调,羊山新区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以党建工作新成效推动新区各项事业新发展。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水平,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切实把教育学习成果加快转化为引领新区发展的能力与魄力。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建立软弱涣散党组织动态监测和常态整顿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各级党组织的服务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深入开展“执行力建设年”活动,将此打造成新区的一个品牌,持续推动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科学化水平,切实加强对征地搬迁安置、项目规划建设、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管,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