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孙阳 马金奎)“假如能够重来,我一定在学校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近日,在浉河区检察院的心理疏导室里,涉罪的未成年人小锋(化名)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据悉,该院自2014年成立心理疏导室以来,共对10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了心理辅导。

据了解,小锋自幼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由于父亲每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小锋的学习和生活,更谈不上沟通和交流。沉迷在网络游戏中的小锋,在网吧内结识了几个无业青年,没有任何收入的他们为了上网便结伙盗窃。针对小锋自我评价低,家人支持较弱的心理状态,承办该案的检察官一方面与其父亲进行沟通,促使其主动改善父子关系,另一方面耐心地对小锋进行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室的负责人说,涉罪的未成年人大多是父母离异、早年辍学的孩子,这些孩子或是缺少关爱,或是缺少家庭教育,亲情教育是疏导这类涉罪未成年人的突破口。为充分发挥心理疏导工作室的作用,该院在对每个涉罪未成年人进行疏导之后,出具《心理疏导报告》和《心理测评报告》,为涉罪未成年人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提供依据,并用于未成年人特别程序案件流程的审查起诉、审查逮捕、不起诉等节点,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好评。